-
日企業大虧損 中國家電抓住機遇實現崛起
“受日本大地震影響,東芝對電子元部件的投資不能回收,因此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效益”。東芝“受傷”的說;“311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給公司業務帶來影響”,索尼表示無奈;“地震導致了公司銷售的減少”,此外也有價格競爭激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松下如是說。...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50 -
家電調整風起 與其跑太快莫如歇歇腳
近段時間,家電企業在產業結構、管理架構方面有不少調整的動作。 長虹在宣布千億目標的同時,也完成了趙勇接任掌門人以來的第三次大的調整,由原來“聯合艦隊”模式改成“7+3”的組織模式,構建多媒體、家用電器、海外、軍工、零部件、新興產業和服務的七大...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9 -
國產品牌相同的海外收購 不同的是市場
對于國產家電品牌而言,向全球化進軍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這個關鍵的“東風”就是銷售的網絡渠道。收購海外品牌成了一條似乎可行的路,聯想、TCL等之前已有嘗試,近日海爾又收購三洋在日本及東南亞的多個業務。國產家電的海外收購期待突破。 大手筆收...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8 -
洪仕斌:立體渠道是小家電未來生存法碼
隨著步步高退出小家電,奔騰電器被飛利浦全資并購,小家電產業進入了整合期。一系列的變化突顯出小家電產業,正在從“產業井噴期的單打王取勝”,向“行業成熟期的全能王領跑”轉變,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市場中,只有像美的這種綜合性小家電品牌將會成為市場...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7 -
中國家電企業扎堆進駐櫥柜行業的背后
家電品牌進駐櫥柜行業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我們熟悉的就有康寶、榮事達、美的等家電知名品牌。而其中也不缺少像西門子及伊萊克斯國際家電巨頭的合作。有了2007年海爾、華帝的高調大規模進軍櫥柜行業的成功案例,當下不少家電企業又掀起了進駐櫥柜行業的巨浪...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6 -
需要激進舉措日立三菱重工合并前途兇險
日立和三菱有機會為日本企業嘗試新的課題。 昨天(8月4日)有消息說,日立和三菱將合并,從而建立新的全球巨頭,如同通用和西門子一樣。如果成功合并,它會攪動日本經濟其它擁擠的角落,比如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它將成為低回報率業務增強效率確立新標準。 不...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6 -
谷歌榨完專利精髓 摩托羅拉將加速淪落
一些業內人士猜測,谷歌榨完專利精髓后摩托羅拉移動或加速淪落 “終于可以吃谷歌食堂了。”一些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的員工如此自嘲道。 這只是這項收購15日宣布后眾多冷笑話中的一個。 戲謔之余,夾雜著傷感。 “從摩托羅拉拆分,就意味著摩托羅...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5 -
洪仕斌:家電巨人時代的競爭新元素
我國家電行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走向了成熟階段,進入巨人時代,隨之整個競爭態勢,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化。家電競爭手段也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價格、產品、渠道的競爭,以及單一技術創新或者規模下的競爭。因為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生態的變化,家電競...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4 -
中國家電企業借“地”生財 投身房地產
原材料價格上漲、家電下鄉政策到期不再補貼,以及美債降級等因素所造成的家電價格上漲,正在讓眾多國內家電企業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為了盡可能將價格上漲壓力轉移,國內家電企業不約而同看好房地產市場,紛紛投身其中,借“地”生財。 家電品牌樓市淘金 據...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3 -
里斯:電子商務亂戰中 哪里是你的位置?
電子商務渠道之間的商戰,已經進一步激起了新老渠道,乃至和傳統生產企業的矛盾。這是以往罕見的“盛況”。但是,有的競爭是值得付出的,有的戰場則根本不值得涉足! 如同一場牽扯廣泛的世界大戰的爆發過程,電子商務企業間的競爭,正把越來越多的利害關系方...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2 -
從日本電子產業虧損看中國家電業崛起
3·11地震過去了一段時間,日本電子產業元氣大傷后,似乎還未從大地的“怒吼”中恢復過來。縱觀日本電子產業,松下凈虧304億日元,日立盈利同比跌96.6% 索尼凈虧155億日元 夏普營業利潤同比跌84.4%。東芝營業利潤同比跌87.8%NEC上季虧損194.4億日元富士通虧...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2 -
家電業:扔掉手中拐杖 道路就在前方
到2011年11月,按照規定,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這首批試點的三省一市家電下鄉政策將期滿終止。截至2011年7月末,并沒有任何信號表明這一政策將會延續,甚至有關方面正在按照要求,進行全國所有省份均于2011年11月終止家電下鄉的評估測試。 無論怎樣,家...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1 -
iPhone洶涌的背后不是硅谷,而是華爾街
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這個世界似乎只有一個亮點——蘋果公司。據了解,下個月開始中國三大運營商都將不惜代價拼搶新一代的iPhone。據計算,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降低后,蘋果公司擁有的現金甚至超越了美國政府。當通脹不斷加劇,所有東西都在不斷貶值之際,蘋果i...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40 -
消費信貸如何消化7000億元家電市場
在供大于求、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銀行、企業為了鼓勵人們消費頗費心思。汽車、住房這些動輒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大件”被信貸消費瓜分之后,幾千元甚至幾百元的家電產品,開始進入了銀行和企業的視野。 和總盤子2萬億元住房信貸、上萬億元汽車信貸的火...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8 -
軟創新是家電硬創新枯竭后的救命稻草
[中國家電網8月19日訊]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這樁被稱作頂級收購的事件,在財經界評論人士看來是近年來IT互聯網并購案里力度最大,也最震撼的,這是谷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臨門一腳。 隨著這臨門一腳,以PC為中心的互聯網階段告一段落,而以手機為中心的移動互聯...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7 -
可期?不可期?家電企業誰還在“賭政策”
[中國家電網8月9日訊]浙江某家電下鄉企業人士向中國家電網抱怨,“那些大企業簡直太可惡了,簡直不給我們這些企業生存的空間”,這位憤憤不平的企業人士稱,雖然在三四級市場還有家電下鄉政策制定的市場競爭法則,但某些企業仍然可以用非常規競爭手段擠壓他...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7 -
二三線家電品牌難捱"后家電下鄉"時代
近日,家電下鄉政策將于年內結束的消息再次引起行業關注,根據原定實施方案,山東、河南、四川、青島三省一市首批試點地區的家電下鄉政策將在11月到期,其他地區也將于2012年11月到期。家電下鄉等政策的結束對國內家電企業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請看本期《家電...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6 -
泛電視化時代來臨 新一輪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繼三個月前高調發布“智能化”戰略轉型后,8月16日,海信集團在北京推出個人智能電視I’TV,這也是全球首臺個人智能電視。與勢頭強勁的熱門電子消費品PAD相比,海信的個人智能電視I’TV定位既是“電視”,同時也是一臺平板電腦,泛電視化時代已經開始,新一...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5 -
環球企業家:百思買三宗罪及留下的思索
百思買之所以在中國市場沉沙折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價格高。 當看到陳曉私下里對媒體朋友的一番表白時,我非常想念百思買。 陳曉說:“現在國美電器采取的是賣場經營模式,賣場成為了一個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收費場所,而供應商要進入國美電器就必須要承擔...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4 -
巨人競爭時代 下一個躋身千億俱樂部是誰
棋行盤中,壓力倍增。誰能成為繼海爾、美的之后的新千億級家電巨人企業,再度吸引了社會的關注眼光。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家電業步入巨人競爭時代,特別是以海爾、美的為首的千億巨人開始面向全球市場掀起新一輪的并購式擴張潮,再度引發了中國家電企業群體向...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3 -
家電縱深:空調企業將集體遭遇滑鐵盧?
今年,南方降雨不斷、匯率變動、成本上漲等因素都加劇了空調行業的預期壓力,更有媒體報道目前行業內的空調庫存已突破2000萬臺。國內空調企業今年能否延續去年的良好勢頭請看本期《家電縱深》:空調企業將集體遭遇滑鐵盧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3 -
日本家電企業"式微"為向創新事業轉型
日前,海爾以8.3億元從松下手中購得三洋電機旗下的白電業務,這也是中國家電企業首次接盤日本家電巨頭的主營業務。此前,有關日本家電企業紛紛退出或者弱化家電業務的消息甚囂塵上。曾風光無限的東芝、日立、先鋒,已先后退守零部件業務;大金、三菱電機、三...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2 -
家電企業必須告別產品經營學會品牌經營
數據顯示,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家電銷售同比僅增一成。對此,相關專家指出,我國家電企業必須要轉變增長模式,告別“產品經營”,學會“品牌經營”,用戰略定位代替運營效益和價格競爭,才能有機會打造世界品牌。而品牌定位并非要從企業自身出發,而...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1 -
深度解析:家電能效虛標問題何時能解決?
有業內專家指出,能效虛標之所以成為家電行業痼疾其根源在于高能效產品背后存在著巨大的利益空間,而企業違規成本又偏低。因此企業敢于“明知故犯”,且“屢犯不改”。 能效家電質量的抽查之痛 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儲水式電熱水器、家用燃...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0 -
評論:稱日本家電制造業沒落是一種短視
日本家電制造業真的沒落了嗎 日本家電業還能領跑全球市場嗎 在全球家電業中日企業之間的差距到底還有多大 這一次,索尼、松下、東芝、日立等日本幾大消費電子巨頭再度遭遇了業績虧損的尷尬。由此,再度引發了媒體關于“日本家電業沒落”的輿論圍觀。 正如日...
作者:IT新聞網2012-03-01 1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