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制造業真的沒落了嗎?
日本家電業還能領跑全球市場嗎?
在全球家電業中日企業之間的差距到底還有多大?
這一次,索尼、松下、東芝、日立等日本幾大消費電子巨頭再度遭遇了業績虧損的尷尬。由此,再度引發了媒體關于“日本家電業沒落”的輿論圍觀。
正如日前,家電業資深記者戴遠程所指出的“說日本家電業走向沒落是絕對的無知”。戴遠程指出,“當我們津津樂道于中國的家電產業集群規模已經足夠強大,中國已經事實上成為承接全球家電制造的最重要基地,當我們沉醉于全球絕大多數的空調、冰箱、微波爐、小家電都是中國制造、中國設計、甚至中國創造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可以適當地清醒下,探討下30年來主要靠規模上量、靠價格取勝的中國家電產業,展望未來,形勢是否繼續樂觀,類似的繁榮輝煌還能延續多久?”
日本家電有沒有沒落?沒落的標志又是什么?
顯然,所有人都聚集了日本家電企業們的虧損,卻未注意到日本家電企業近年來的一系列轉型擴張。
在產業鏈上,日本家電從高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轉型,從低利潤的整機組裝向高利潤的產業核心部件制造轉型;在產業形態上,日本家電從終端零售市場向家居、商用市場轉型,這意味著日本家電企業商業模式已經悄然生變,從賣產品賺錢向賣方案、提供服務賺錢。這已經成為未來全球產業變革的根本。
當前,全球IT市值排名前三的企業中,排在首位的蘋果是平臺型公司,IBM是服務型公司,微軟是產品型公司,這反映了當前全球產業競爭總體走勢,平臺因為聚合了服務、產品、技術等軟硬件,所以才更具生命力。
同樣,對于家電產業而言,離開制造業肯定不行,但是建立在制造業的高端化轉型上,卻應該是從產品制造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大勢所趨。
中國家電企業們,當我們在歡慶日本家電業出現虧損同時,我們還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里?我們是否真的已經具備了對產業重組和整合的話語權?
推薦閱讀
有業內專家指出,能效虛標之所以成為家電行業痼疾其根源在于高能效產品背后存在著巨大的利益空間,而企業違規成本又偏低。因此企業敢于“明知故犯”,且“屢犯不改”。 能效家電質量的抽查之痛 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稱日本家電制造業沒落是一種短視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01/11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