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發改委印發了《關于調整高效節能空調推廣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不僅提高了補貼產品的門檻,而且還調低了補貼標準,補貼金額由300—850元降為150—250元。該項政策調整將對空調市場產生怎樣影響?本刊主持人就此對話家電資深專家羅清啟。
主持人:空調業新能效等級標準6月1日即將實施,您認為該標準將對空調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羅清啟:新能效標準的出臺與實施,說明國家在有節奏地推動空調技術升級,該標準將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加快國內空調產業技術進步與結構調整的步伐。同時,我國空調產品在走向海外市場時面臨著諸多非貿易壁壘,比如綠色壁壘。如果我們的產業不在技術方面取得領先優勢,我們的產品肯定會被擋在這些市場之外,這無疑會加劇國內空調產業的困境。所以,新能效標準的出臺有利于提升我國空調企業在國內、國外的雙重競爭力。
主持人:日前,財政部、發改委發文稱,將對高效節能空調補貼推廣政策進行相應調整,補貼標準從300—850元下調至150—250元。這一政策出臺后,市場認為空調價格將在6月份出現上漲,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羅清啟:空調業的確存在著漲價論和降價論兩種觀點,但這兩種觀點反映不了價格的根本,因為產業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從當下很難確定空調產品到底是漲價還是降價,因為脫離市場需求來單純談論產品價格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應該說,政策性補貼標準的下調加劇了空調業對產品價格上漲的預期,但是影響空調業產品價格的要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基礎原材料價格,這其中包括塑料、銅、鋁等基礎原材料。這些基礎原材料價格出現了上漲跡象,空調產品面臨著漲價壓力;二是貨幣價格,也就是匯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巨大,而一旦人民幣出現升值,將對空調產品的出口造成極大影響。同時,匯率上升將對空調企業的已有庫存帶來極大的財務壓力。第三個變量就是天氣。天氣是決定空調出貨量的關鍵變量,一旦達到或超過27℃的天數不夠,空調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庫存風險。
主持人:您認為今年國內空調業的品牌集中度是否會進一步提高,行業是否會出現寡頭格局?
羅清啟:空調業可能會出現寡頭嚴重受傷的局面:一方面,傳統空調寡頭生產了大量的歷史庫存,當前面臨著巨大的清理庫存的壓力,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成本考驗;另一方面,為了應對新能效標準,這些企業又囤積了大量的原材料及產成品,而一旦原材料價格出現異動,這些企業又將陷入成本“陷阱”,那個時候可能會按照規模分配打擊量,囤積越多,受傷越深。
主持人:當前國家先后出臺了新能效標準、降低補貼標準兩項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空調企業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羅清啟:2010年是經濟形勢最復雜的一年,從空調價格上也可以看出這種現象。所以,我覺得企業要從整個戰略運營模式上做調整,謹慎小心地對待這個市場。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空調企業的目標只有兩個,那就是技術和市場。從技術層面來講,空調企業應該不斷強化自身的基礎研發能力,形成獨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掌握技術更迭的話語權。從市場上看,企業的生產經營必須從市場需求出發,首要的任務是轉變運營思路與運營模式,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這就要求空調企業通過收集、整合、挖掘用戶的準確需求,激活研發、采購、制造、流通等整個體系,讓整條供應鏈隨“需”而變,建立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柔性組織結構,由原先單向的供應鏈模式轉變為雙向的供需鏈模式。
推薦閱讀
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美的生活電器紫砂煲生產黑幕,稱紫砂煲產品中的“天然紫砂”基本都是以普通陶土為原料,用化工制劑進行增色制造而成,而非真正紫砂。一時間,各大家電賣場紛紛下架相關產品。聯系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對話資深專家:空調要漲價 市場不答應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