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經教導我們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所為的!”
想來,不少消費電子廠商們要感慨這句話的正確性、指導性和前瞻性。在剛剛過去的2010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電子產品的消費趨勢正在向二三線市場轉移,農村市場成為平板電視發展的熱點,高溫天氣對冰箱的拉動集中于三四線市場以及農村市場,這類的話題就不絕于耳。組委會繼去年的論壇之后,今年更是專門為300家二三級渠道商舉辦多場一對一的采購洽談和說明會。
去年開始的家電下鄉,意義顯然不僅是填補金融危機缺口這么簡單,它讓原來把大部分精力都盯住城市消費群體的消費電子企業們,尤其是家電企業,開始注意到并重視起廣闊的農村消費市場。各種政府文件、媒體報道都這么表述,“我國有九億農民”,占據了整個13億人口的七成多,當然這個數字并不能形成全部的購買力,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生活方式也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荷包鼓起來的人們和城里人一樣,用先進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武裝他們的家和他們自己。對于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加,相關的配套也隨之逐漸完善,完善的配套又進一步刺激更大的消費需求,這是一個良性并不斷滾動向前的循環。
這是有數據佐證的,根據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家電銷售額為8589億元,其中三、四級市場的比重就占到了38.7%,而另一份統計局關于去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則顯示,三、四級市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有32%。兩相對比,就能夠看出家電在三、四級市場的比重。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掘金的樂土。
彩電企業應該是笑得最開心的。我自己就來自小地方,有眾多的親友生活在農村,他們的消費習慣或許能夠代表不少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如果只夠錢買一樣家電,那一定是電視機,相比較空調、冰箱、洗衣機,優先購買的還是電視機。因為在農村可以選擇的文化娛樂活動并沒有城市中這么廣泛,除了年節時候的送戲下鄉之類的活動,哪里還有什么電影、演唱會之類的可以選擇,于是看電視是農閑時候普及度最高的文化休閑活動。
如今,不少農村家庭都面臨著舊電視的更新換代。大中城市市場里爭得頭破血流的LED、網絡電視、3D電視產品,擠壓了普通液晶電視的發展空間,不妨去廣闊的農村天地尋找突破。要知道2005年到2010年間,三、四級平板電視市場的需求比重可是由21%增長到60%以上的。
不過,想要在廣闊的天地里大有所為,企業投機的“撈一把就走”的心態就不能有,還是需要長期經營和投入的。要知道,農村人是很認死理的,他們一旦認準了品牌,忠誠度是很高的。不過他們對錢也分外敏感,管你采用了什么新技術新科技,價格低的肯定更吸引,因為要怎么根治品牌印象,推廣具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就是下鄉的企業們要考慮的事了。
推薦閱讀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公布了三網融合第一批試點城市名單,有12個城市及地區入圍。首批試點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大連市、哈爾濱市、南京市、杭州市、廈門市、青島市、武漢市、湖南省長株潭地區、深圳市以及綿陽市。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想在農村市場大有作為需要企業慎重考慮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