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松下、夏普、日立、東芝,這些赫赫有名的“日本制造”大牌,卻在近期屢遭“寒流”,經營不善,業績慘淡。夏普出現了百年一遇的巨虧,松下虧損也創出全日本新高,索尼已連續四年虧損。
日本家電大牌扎堆巨虧
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日系家電巨頭齊陷巨虧泥潭。財報顯示,夏普預計2011年凈虧損38億美元,索尼預計虧損29億美元,松下凈虧損預計將擴大到102億美元。東芝、日立等其他知名品牌,不是大幅虧損就是贏利急劇下降,日本大牌的虧損尤為驚人。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3·11”大地震、泰國洪水等“天災”導致部分家電生產的中斷,增加了企業物流配送和經營管理成本,從而打壓了家電企業的部分業績。此外,2011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全球股市下跌導致日本出口市場需求下降,日元的持續升值、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讓海外市場進一步“縮水”,而海外市場恰恰是日系家電巨頭的“生命線”。
在當今世界的創新浪潮中,創新力仍顯不足是夏普、索尼和松下等家電巨頭的通病。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日本家電企業在技術方面進步不大,尤其是業務份額較大的電視業務。一位業內人士也指出:“整個日本的電子企業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從電視到顯示器,從平板電腦到智能手機,幾乎每一個主要業務部門都未能持續創新,未能推出引領行業先鋒的產品。”
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表示,日系家電要崛起,首先是研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其次要放棄傳統家電,轉向新能源、電池、醫療器械等領域,才可能“柳暗花明”。
對中國企業有啟示
2011年以來日系家電巨頭齊陷巨虧泥潭,固然有全球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日元升值、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因素,但必須承認,很大程度上這是源于日系企業創新力的不足。在與韓國同行三星、LG的競爭中,日系巨頭的創新能力已力不從心。
2011年,三星是亞洲企業的榜樣。在電視業務方面,堅持技術創新、依靠成本優勢進軍世界市場,成功開發新一代OLED電視;在智能手機業務方面,三星Galaxy智能手機能與全球創新的楷模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并駕齊驅,這有力彰顯了創新力始終是企業的“第一要義。”
得益于中國當前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龐大的內需市場,再加上中國家電行業比較成熟的市場機制,中國的家電品牌維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然而,對中國本土家電企業來說,還遠遠沒到放松警惕的時候,一方面,必須看到,我們自身原創產品在市場的影響力依然有限,另一方面,依靠低價“跑量”的模式,并未完全被摒棄。在國內市場,索尼、夏普、松下的電視機仍然牢牢占領高端市場。
對此,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永指出,首先,中國家電企業要堅持自主創新和品牌戰略,積極尋求核心技術研發的突破;其次,立足國內市場,牢牢抓住中國當前城鎮化進程中不斷開拓新興市場的機遇,同時積極進軍國內高端市場;第三,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風險意識,努力實現“彎道超越”。
日系家電巨頭預計去年虧損情況表
索尼 全年虧29億美元,遠高于此前預期的12億美元
夏普 全年虧38億美元,預計營業利潤率為零
松下 全年巨虧102億美元
東芝 三季度虧1.35億美元,全年凈利潤預期下調50%
日立 三季度盈利比去年同期下降45%
推薦閱讀
志高推出全球首款變頻云空調 空調業迎來云變革>>>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208/2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