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千億俱樂部頭銜,又增一家家電企業。昨日,格力電器發布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逾835億元,同時,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稱,今年如果業績增長20%,格力電器營收將達到1000億元,而且到“十二五”末,格力營收有望達到2000億元。
據了解,除格力外,包括TCL、長虹、格蘭仕、志高等一大批家電企業已經各自宣布了千億計劃。不過,目前真正站在千億行列的只有海爾和美的。
TCL集團日前透露,力爭未來3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此外,長虹亦表示,力爭到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破1000億元、凈資產倍增至400億元”的戰略目標;格蘭仕去年就對外宣布,未來3年白電銷售收入將超1000億元;去年銷售額僅100多億元的志高控股也表示在5~10年內躋身千億企業。
此前,美的和海爾已經邁進這一行列。在一大批利好政策陸續退出的今年,家電企業底氣何來?在TCL董事長李東生看來,去年,日本電子企業齊陷巨虧泥潭,這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機會。
“底氣源于電子行業的智能化轉型。”長虹多媒體營銷公司總經理程勇昨日表示,電視業朝智能彩電轉型,手機朝智能手機轉型,這都將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昨日,家電行業觀察員梁振鵬表示,中國企業的傳統觀念就是先做大再做強,認為規模上去了,整合資源的能力就會增強。“家電企業想把規模做大,掌握上下游的話語權。近些年,家電企業被大型賣場的盤剝日趨嚴重,做大了有談判資本,或自建營銷渠道的資本。”
“此外,目前來看提千億計劃的都是上市企業,放出這個目標消息后,利好資本市場。同時,招徠地方政府的喜歡,給利好政策。”梁振鵬說。
縱深
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
“一味的追求規模,并不意味著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家電行業觀察員梁振鵬稱,在家電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得在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
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分析認為,相對于規模,中國家電企業目前最缺乏的是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尤其是黑電類,核心開發技術掌握在日韓企業如松下、三星等手里,中國家電企業無法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只能跟著人家走,利潤微薄。
家電調查機構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家電出口產品中,自主品牌只有20%,剩下的80%都是貼牌代工出口。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日韓家電業績出現虧損,以及中國家電業的崛起,是國內一些家電企業提出千億計劃的背景。“崛起的指標有兩個,一是規模;二是盈利能力。所以家電企業提出目標,發展壯大自身規模無可厚非,但目前一些企業顯得躁動,甚至好高騖遠。”
推薦閱讀
日前,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公司總裁、董事局常務副主席楊綿綿做大會發言,她提出,目前在整個教育過程當中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價值觀的導向。她認為,我們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爭入“千億俱樂部” 家電企業競相表雄心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