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
中國已經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家電回收利用已成為挖掘“城市礦山”的綠色生意,隨著以舊換新政策去年年底結束,家電回收產業鏈又遭遇了挑戰。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兩會提案中建議,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循環經濟體系,并建議對具備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家電制造商進行回收基金征收減免。
建言對部分家電企業免征
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催生的廢舊家電回收產業鏈正在政策空窗期掙扎之時,李東生特意談到了這個話題。
3月4日,李東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在兩會提案中列出了十條關于加快廢舊家電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的建議,其中就包括對具備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家電制造商進行基金征收減免、稅費扶持等。
早自2011年元旦起,國家就開始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表示制造商有義務對廢舊產品回收再處理。但自《條例》實施起,作為其中最關鍵一環的基金征收標準卻遲遲無法出臺。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與《條例》配套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將于近期上報國務院審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開始正式實施。
而這則尚未出臺的處理基金版本也已在業內流傳甚廣:五大類廢棄產品的征收標準分別為,電視機15元/臺、電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房間空調器7元/臺、微型計算機10元/臺。
顯然,一旦基金開始征收,對于利潤趨薄的家電企業來講必須負擔更多成本,而以彩電負擔最高。業內有聲音稱,按照大型電視機企業的年出貨量計算,每年征收基金將有上億元。
事實上,在基金征收標準難產的一年時間里,基金征收標準先后經歷了三版征求意見稿。而在最后的版本中,征收標準約降低20%,使得家電企業的成本壓力有所減輕。
李東生對本報記者表示,建議對具備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家電制造商進行基金征收減免,鼓勵家電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回收拆解產業。而這也是李東生作為人大代表在今年兩會的重要提案之一。
“既然國家立了這個法規,要求交資金,你也不能說不交。但對有處理能力的企業來說,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豁免一下,這樣可能會鼓勵家電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回收拆解產業,自己把這個產業做成一個閉環,把這個責任擔起來。”李東生稱。
“目前還賺不了錢”
在聊起家電回收話題時,李東生顯得很興奮,他用兩只手比劃著介紹他在TCL天津回收車間的見聞。
“目前還沒有完全達產,未來還需要再加大投入。整個生產體系第一期建好了,今年應該能夠正常經營,我希望今年能夠賺到錢。實現多少盈利不是主要的目標,還是要先把產業競爭力做出來。”李東生表示。
2011年4月,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奧博主要以廢舊家電作為生產原料,通過歐洲、日本及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回收、拆解、再利用技術,將這些固體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為制造業提供生產原材料,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
而奧博已成為李東生綠色生意中重要一環。
有媒體報道,以舊換新政策對于TCL奧博初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自2009年9月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以來,截至2011年3月底,該公司回收76萬臺廢舊家電,占據整個天津市的2/3。
3月4日,TCL品牌總經理梁啟春向記者介紹該企業的近況時稱,該公司設計的廢舊家電處理能力是300萬臺,現在是200萬的產能。
但隨著以舊換新等政策結束,企業家電回收又面臨著新的難題。對此,李東生對本報記者表示:“還是要把國內市場回收拆解業務鏈做順,去年國家以舊換新,比較容易收到一些舊的家電拆解。我們需要自己把這個產業鏈運作起來。未來長遠還是要這樣的,自己把產業鏈做順。”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回收網絡的建設、回收設備及廠房的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回收企業盈利空間也備受關注。
“我現在沒法給你一個數,因為這個企業目前還賺不了錢。這個項目以后的經營效益可能很受國家政策的影響,目前家電回收剛剛啟動,所以怎么管理這個產業,國家相關的一些政策措施還在制定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從戰略上考慮應該進入這個產業,回收的原料我們基本上全用了。目前這個產業要做到有效益的經營可能有待努力。”李東生對這個疑問如此回應。
推薦閱讀
蘇寧電器發展了20年,有過很多成功經驗,也留下了一些烙印,我一直在思考蘇寧應該是什么樣的蘇寧。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半靠在沙發上,用帶有南京腔的普通話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聊起了蘇寧的發展規劃。整個過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東生建言對部分家電制造商豁免回收基金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