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國家售后服務制度的不斷完善,彩電企業服務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平板電視的售后服務正在不斷改善,消費者投訴也快速走低。據中消協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電視機產品投訴量14445件,比2010年減少18.5%,投訴量排名也下降至十名以外,排在了移動電話、互聯網、空調、計算機產品投訴量之后。由此可見,中國平板電視的服務水平正在大幅提升,但據筆者了解,日漸風靡的智能電視售后服務卻遭遇尷尬。
售后制度不斷規范 消費者滿意指數逐步攀升
長期以來,在平板電視的售后服務方面,顯示屏保修年限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也是各彩電企業不斷完善的售后服務問題。2007年,海信、長虹、海爾等國產品牌就已提出了平板電視顯示屏保修三年的承諾,2010年,三星、LG等外資品牌也公開承諾平板電視顯示屏保修三年。隨后,2011年3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將平板電視及商品納入《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調整范圍,明確了平板電視整機保修一年,主要部件(含顯示屏)保修三年的基本要求。售后服務制度的不斷規范,對平板電視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基于平板電視售后服務體系的完善,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使用和售后滿意度指數也在不斷提升。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日前發布的《2012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者使用評價及售后滿意度報告》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使用滿意度和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分別達到91和80,同比增長1和2個百分點。消費者滿意度的提升不僅得益于,近幾年平板電視質量水平的加強,還在于平板電視品類的增多,內容的豐富以及功能的多元化發展。
智能電視軟硬件升級 售后服務現短板
智能電視的出現催生了彩電行業的轉型,技術和服務能力成為了各彩電企業競爭的重點。在經過了2011年智能電視IT化發展趨勢之后,2012年,各彩電品牌的智能電視更著重于軟硬件的升級。Andriod2.0時代已經淘汰,取而代之的是Andriod4.0操作系統的繁盛,其次,在智能電視軟件應用,尤其是云平臺的打造上,長虹、海信、康佳、TCL、三星、等中外彩電品牌各有其長。長虹的Ciri語音智能終端群、創維的云健康智能電視、康佳的云支付、云安全等等,電視功能的日新月異,讓電視超越了家庭娛樂的工具,上升到社交、醫療等層面。康佳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康佳智能電視除了擁有終端的在線支付系統和應用服務,后續還將陸續擴大支付渠道和服務范圍,未來還將與電視購物直播相結合。由此可見,彩電廠商增強內容、應用、體驗、軟件等方面的服務深度和廣度成為了消費者的剛性需求,如何保障軟件系統的維修服務水平成為了彩電企業的新挑戰。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調研數據顯示,各彩電品牌智能電視售后維修標準各異,對于智能電視硬件維修均按照國家三包規定進行維修,而在軟件服務上,國產彩電品牌紛紛承諾首次軟件調試免費,其余按30元至40元/次不等收費,而部分外資品牌明確表示,只提供在線指導升級,不配備專業人員上門服務。因此,對于智能電視軟件故障如何處理的問題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妥善處理軟件升級維修是智能電視發展的根本。
統一標準難產企業標準頻出 軟件服務進三包消費者呼聲高
據可靠消息稱,今年上半年,智能電視標準還在進一步的修訂中,出臺日期還遙遙未定,面對國家智能電視標準的難產,以及智能電視產品軟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和強化,各彩電企業自話標準逐漸演變為一種熱潮。據了解,TCL、康佳于今年上半年將會發布智能云標準,而長虹也會將其智能標準推向市場。各彩電品牌性能、標準的多元化,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的同時,售后服務的不完善也為消費者增加了更多的壓力。據了解,中外主流彩電品牌的智能電視三包規定只適用于電視的硬件,而軟件性能的服務卻排除在外。消費者認為:智能電視產品最重要的就是軟件功能的應用,如果軟件的升級調試不在三包范圍內,對于智能電視新手或者是電視本身智能軟件存在缺陷的情況,消費者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著名家電專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在智能電視標注您尚未統一的情況下,各品牌智能電視軟硬件性能不一,彩電制造企業應該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措施,不僅在硬件上滿足三包規定,在軟件服務上也要重新完善售后維修標準,目前,智能電視正走向發展快車道,軟件性能成為各企業的主要競爭點,所以軟件售后服務需要妥善調整和處理,才有利于智能電視的全面發展。
推薦閱讀
格蘭仕集團昨日舉辦微波爐20周年慶,會上發布了由中國家電協會、中國家電研究院聯合執導,格蘭仕起草的《微波爐產業技術發展藍皮書》。談到醞釀已久的企業上市問題,格蘭仕集團創始人梁慶德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平板電視服務提升下智能電視現售后短板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