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婚房裝修高峰期的到來,作為下游產業的家電市場,積極進入促銷備戰狀態。同樣,想購買家電的消費者,也抱有疑問,家里即將裝修,到底應該在“五一”期間出手,還是等到節后再買?
對此,長春國美電器市場部經理李勇廣、TCL電視市場部經理任長文、康佳電視市場部經理陳健陽及業內人士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他們均表示,“五一”過后,家電價格或將小幅上揚,但部分消費者會在從眾購買、猶豫等心理暗示下,錯過促銷好時機,建議大家抓住“五一”期間促銷黃金期,買到性價比高的滿意產品。
預測
節后傳統家電或漲5%~10%
據業內人士透露,往年“五一”,由于各種原因,家電價格普遍上調,尤其以白色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為主,漲幅在5%左右�,F在雖然沒有接到總部通知,但部分產品的價格也會有微調,像空調,雖然銷量會根據氣溫上升而增加,不過現在廠家就開始了“開盤期”,等到“五一”促銷過后進入傳統銷售旺季,中期的銷售價格就算調整,也很難大幅度下調。專家預測,今年“五一”過后,家電還將有5%~10%的漲幅。
分析
原材料漲價促使家電價格上揚
任長文分析,家電漲價有多種原因,石油、鋼、鐵、銅等原材料每一年的波動上漲,導致生產制造中的零件成本加大,同時也包括運輸成本的增加。此外,現在人力成本特別高,即使高薪,也不容易找到熟練工人,最關鍵的是家電更新太快,一款產品剛剛生產上市,馬上就得投入巨額資金和人力研發新產品,緊跟全球市場步伐和消費者需求,這一系列的連環費用,把商家利潤壓縮得很低,家電漲價也就在所難免。
陳健陽補充,家電業包括白色和黑色家電兩類,白色家電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傳統家電,按照往年價格走勢,“五一”之后,家電剛性需求增加,家電價格也就出現短暫漲價。此外,黑色家電有電視、音響、CD(VCD)機等,因其更新換代較快,一些新型號的新產品會集中在節后上市,價格也會維持在較高位置。
算賬
節日消費如何省錢
李勇廣給消費者算了筆賬,譬如一位顧客需要購買電視、冰箱、洗衣機等預計2萬元左右家電,在“五一”期間,可以享受到多重優惠,包括廠家補貼、商家促銷、賣場優惠的三重優惠。其中,賣場還會集中在節日期間做整場的促銷活動,像滿一定金額抽免單大獎;而單品商家也會推出如“買液晶電視送液晶電視”、“買傳統家電送小家電”等大力度的促銷活動,這些額外贈送的禮品,也能有1000多元。算下來,“三重補貼+贈品+抽獎”,最少在價格上可以為消費者省20%。任長文也表示,節日期間,即將下線的產品(特價機)價格也會大幅下調。
相比之下,節日后,雖然各家電賣場還會在價格上有些優惠,但畢竟都恢復了市場價格,同時廠家的補貼政策也相繼停止,經銷商自然就拿不出吸引人的優惠力度,額外的禮品和抽獎也沒有。總計算下來,消費者最多也就能省5%~10%左右。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現階段,空調將開始推廣促銷,想裝修的業主可以趁著節日出手,因為空調需要提前做打孔準備,此時正好打提前量。另外,買空調的爆發期預計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中上旬,所以有需求的消費者,不妨在“五一”期間關注、購買家電產品,避開高峰期。
鏈接
慣性消費三宗“罪”
多數消費者在面對商家促銷時,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有的商家把其總結為三種心理:
第一,觀望心理,有的消費者每到活動期間都會參與,抱著“湊熱鬧”的心態,但對自己能接受多少折扣心里卻沒底,總是猶豫到底該不該出手,而錯過了機會;
第二,從眾心理,以空調為例,多數商家表示,許多顧客都是等到天大熱,才急急忙忙趕到商場選購,這期間可能既沒活動促銷,供貨又緊張,消費者不但買不到特價機,還有可能產生送貨、安裝不及時等糾紛,得不償失;
第三,買貴心理,這部分消費者多為年輕人,不斷追求產品的新穎外觀、新科技、高價格,但買回家后發現,許多功能不會經常用到,但預算卻超支了。
推薦閱讀
歐債危機對中國家電出口商的打擊超出了市場預期,而這促使出口企業謀求加大向自主品牌產品出口的轉型。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高級商務專員于治璞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在上周剛結束的第111屆春季廣交會機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