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業務淡出中國市場傳聞甚囂塵上,而三星日前又被傳出有意以15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業內人士認為從三星近期的人事變動,三星正意識到加強“多元化”業務,挖掘未來多方潛力。瞄準具備廣闊利潤空間的手機業務。
外資品牌在節能補貼新政帶來機遇的中國家電市場意欲分得一杯羹,而不愿輕易失去中國家電市場的三星,也鞏固“多條腿走路”策略,定位中國市場家電高端市場。
外資品牌“打法”受限
家電再打高端牌
空調業務淡出中國市場傳聞遭否之后,近日三星拋出的一份《三星電子空調業務說明》中,三星表示根據中國的市場狀況,未來三星空調的運營戰略將集中在高端和商用空調上。通過推進低頻技術升級的智能空調,搶占中國高端市場。
顯然在空調領域迎來旺季之際,外資品牌表現出的的迸發力大不如本土品牌。此次三星戰略主要定位在高端空調和中央空調,從戰略上來看或許是一條必然之路。
“在普通民用空調領域,格力、美的兩家市場份額已經非常高。三星轉而做高端空調,不僅利潤率高,而且有利于提升三星品牌形象;商用空調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空調新品類,利潤率較普通空調高得多。”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如是說。
縱使三星明確知道中國家電市場空調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三星走的有點搖擺。
產業經濟評論專家洪仕斌指出,三星空調與美的、海爾、長虹等競爭優勢還不顯現,目前三星網點少、銷售額小均是短板。三星空調定位中高端之后,與三、四級市場需求不符。
他認為三星的戰略與戰術并不匹配:“外資品牌大部分在中國市場采取城市包圍農村,而滲透三、四級市場則遇到很大阻力。由于中國一、二線城市與韓國消費水平接近,三星可以復制這樣的模式,在中國一、二線城市可以快速切入,然而三四線城市且完全情況各異。中國現有的市場環境給予三星‘打法’一定的限制。”
業內人士指出,三星還是有強大技術優勢。三星現在策略較為清晰。中國產業大背景下,全球產業鏈的轉移,是整個外資3C品牌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中國3C電子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注意幾個步驟:一定要戰術和價值點相匹配,在中國渠道為王;戰略預期和定位必須清晰,過去三星一直在搖擺,高端是一種回歸;第三,解決價值鏈流程問題,三星外資品牌決策系統復雜,決策層對中國市場了解欠缺。”洪仕斌告訴記者。
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則認為:“三星的一系列調整,更多的是受高日元匯率壓力下夏普等企業價格調整影響下的反應,是生存結構的調整。經濟危機對全球公司成本影響較大,隨著信息化程度加深,未來電子領域出現一個趨勢--市場solution化。怎樣應對未來這一市場關鍵。”
布局產業鏈
此次三星人事變動,韓國三星電子CEO崔志成被此前主管核心零部件副董事長權五鉉替代,而三星成為iPhone和iPad移動處理器的唯一供應商,他的功勞無可厚非。業內指出,此次人事調整,更是三星強調半導體芯片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體現。
實際上,從三星今年第一財季來看,三星因為手機業務強勢利潤,而表現良好。第一財季,三星實現運營利潤5.85萬億韓元,約合51.5億美元,同比2增長了98%。其中手機業務利潤達到4.27萬億韓元,占總利潤的73%。
今年4月,三星已取代諾基亞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手機生產商,目前全球兩大手機廠商蘋果和三星之間的斗爭也競技幾輪。
據了解,盡管三星手機在全球銷量最大,然則其利潤不敵蘋果。三星如若將諾基亞納入囊中,必然會在全球手機業務中占據相當地位,布局產業鏈,增加利潤挖掘空間。
業內人士則認為,三星產品結構除了整機而外,面板和手機業務也是重要部分,而這部分三星的份額可謂不可低估。蘋果效應顯現,三星通過此次調整,加強在中國地區業務。三星的中國市場份額并不如大家看到的那么少,往往在中國推進價格策略。每每當三星被媒體曝好業績均奮力出來澄清,或許也是三星低調的策略之一。
推薦閱讀
2011年,燃氣熱水器市場溫度的驟然下降,突然變了天,這出乎所有燃氣熱水器企業的意料。 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井噴,帶動燃氣熱水器需求增長,企業都拼命地生產和銷售。我們企業也是如此,前五個月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外資品牌急補短板 三星布局高端空調業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