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家電節能補貼政策的出臺曾一度讓市場對家電銷售的前景頗為樂觀,但自6月1日開始實施的這一新政顯然并未如預期般引爆家電銷售。省城各大家電賣場信息顯示,目前補貼產品的型號依然十分有限,占比不足兩成,市場反應更是平平。
2012年7月10日下午記者在省城一些家電賣場看到,盡管各個品牌目前都有節能產品正在銷售,且都已經貼上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標識,明確標注出了補貼的具體數額,但總體來看數量并不多。以某品牌空調為例,十余臺在售樣機中,可享補貼的只有兩臺,不足兩成。
“由于節能新政實施時日尚短,節能產品目前在賣場內所占的比例的確并不高。其中,空調占比約為8%,彩電占比約為15%。”山東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坦陳。
事實上,不僅節能產品在當前家電賣場中所占的銷售比例不高,其市場反應更是平平。采訪中記者就注意到,盡管不少消費者都對賣場中張貼的節能補貼標識頗為感興趣,也專門找到銷售人員咨詢相關補貼政策,但是很多人比較再三,還是選擇了放棄,理由很簡單,“享受節能補貼的產品售價太高”。
“節能新政實施一個月,效果的確不盡如人意。從目前的效果來看,補貼政策并沒有如預期般引爆家電銷售。”省城一位家電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來自奧維咨詢的監測數據也顯示,家電節能補貼政策的實施首月,對國內家電市場銷售的拉動作用僅有2.5%,效果十分有限。
節能補貼新政為何雷聲大、雨點小?按分析,造成新政刺激效果有限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補貼金額占據產品金額的比重小,以空調為例,平均每臺空調的補貼幅度約為售價的6%,遠低于家電下鄉13%和以舊換新10%的補貼力度,對消費者盡快出手購買的吸引力不大;另一方面,經過節能惠民、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政策,很多潛在需求已經提前釋放。
推薦閱讀
從6月1日開始實施的家電節能惠民工程實施已一月有余,業內有關補貼未有效拉動銷售的報道頻繁見諸報端。信息時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內各家電大賣場發現,原來補貼產品未能旺銷另有原因廠家動輒上千的中標型號,真正擺到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山東家電賣場:節能補貼未引爆家電銷售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