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三星仍是TOP贊助商,但由于國際奧委會對合作伙伴的嚴格要求,對于我國一些家電品牌來說,恐怕就沒那么強的實力和運氣了
作為全球的體育盛事,奧運是一個難得的營銷機會和巨大的傳播舞臺,要成為奧運會合作伙伴,就需要企業具有強大的綜合實力。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始,韓國三星電子至今已連續七屆成為國際奧委會的全球合作伙伴。三星可謂奧運營銷的典范,通過對奧運會的贊助,三星邁出了品牌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倫敦奧運會,三星仍是TOP贊助商,但由于國際奧委會對合作伙伴的嚴格要求,對于我國一些家電品牌來說,恐怕就沒那么強的實力和運氣了。
難道與五環比肩的企業就一定能功成名就,沒有五環的青睞,企業就一定前途黯淡嗎?事實并非如此,奧運是個大金礦,不只是富人才能挖到金子,窮人也可以掏到寶石。
學玩“小游戲”
倫敦奧運的腳步正一步步臨近,中國沒有入圍奧運TOP贊助的家電企業,不管是知名的還是不知名的,如果能另辟新徑,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北京奧運會開始之前,河南新飛電器和中體產業集團合作舉辦的“新飛2008助威團”全國海選活動也即時啟動,計劃在全國選出50名青春靚女,組成“新飛2008助威團”,為奧運加油。結果選秀與奧運聯姻,讓免費門票炙手可熱。
新飛電器總經理王建華說,奧運營銷是面向奧運會影響消費者,是自上而下的奧運傳播,非奧運營銷則是面向消費者,發動所有人參與奧運,重在體現奧運精神,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借助奧運傳播品牌。因此,新飛電器活動的目標是消費者,在體現奧運“重在參與”精神的同時,又添加了時尚元素,因此尤其受到了青少年群體的關注。
業內營銷專家穆峰說,新飛就是在“全民奧運”方面做了文章,走了奧運的“后門”。財大氣粗的海爾耗資逾2億元才取得了北京奧運會白色家電產品贊助商頭銜,這讓眾多企業對贊助奧運的“高門檻”望洋興嘆。而同樣作為白色家電產品生產商的新飛電器,則通過這種巧妙的戰略打了一記漂亮的奧運擦邊球。
“非奧運贊助企業應學會玩‘小游戲’,這將大有作為。”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丁家永說,這些企業不妨降低“身份”,同樣能獲得效果。如此前在北京、天津等奧運項目集中的城市,有些企業發現城市的路標也是塊金字招牌,因此他們與企業掛鉤,在路標上做出友情提示等溫馨指路標志,出行市民能立即知道方向,還了解到了該企業的文化宣傳,可謂一舉兩得。
21世紀福來傳播機構總經理婁向鵬也贊成這樣的“小游戲”。他表示,這是對運動的追求,非奧運贊助商可以就此做出許多與奧運有關的慈善支助、拍賣等活動。而且企業員工集體一起為奧運加油,也是一個夠創意的活動。不僅如此,丁家永對“小游戲”規則做出了更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形式應不拘一格,多種多樣。
制定大戰略
不可否認,新飛選擇“2008奧運助威團”這個非奧運營銷無疑是最大的與眾不同。但,要想成功,希望藝壓群雄還應注意很多原則,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周密的“非奧運營銷”計劃。
有些人認為“非奧運營銷”十分簡單,設計幾個與奧運有關的口號,搞幾場跟奧運擦邊的活動,等到奧運進行的時候突擊一下就行了。
可以說,這完全是對“非奧運營銷”的一種曲解。
業內人士表示,“非奧運營銷”并非是強調在戰術上耍什么花樣,而是要求站在長遠的角度,將企業和品牌發展戰略與奧運結合起來,統籌規劃。而且“非奧運營銷”策略的最大原則是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巧妙運用奧運資源,才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丁家永指出,對于我國非奧運贊助的家電企業而言,很有必要設立一個符合自身發展的贊助隊伍。在市場占有率方面,銷售弱的片區企業應當加強攻勢。在企業產品的開發及推廣、傳播等方面,均需要這樣有所思慮的隊伍來承擔。
另外,時間無疑是非常寶貴的。奧運資源僧多粥少,要想多分一杯羹,只有看誰的速度快了。婁向鵬介紹,中小家電企業不光從意識形態上認識到奧運東風機不可失,同時要將企業的贊助戰略深入在每個毛細血管中。
不可否認,家電企業只有積極努力備戰,才能快步搶占先機。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康佳手上沒有奧運會的贊助權,但“globrand.com”是它從04年起就開始積極著手“非”奧運營銷戰的籌劃,一方面它與水上運動項目進行深度戰略合作;一方面與奧運會最重要的交流窗口——奧運相關電視節目緊密捆綁、借船出海。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康佳造勢已成,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眼球。
專家認為,奧運會賽前營銷的主要任務是抓緊時間找到品牌、消費者、奧運會三者的關聯之處,借助奧運隱性資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消費者心目中塑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
對于此次倫敦奧運會,有意向進行“非奧運營銷”的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相關資源與傳播策略,盡快提升營銷效力。
總而言之,狹路相逢勇者勝,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輕裝上陣,用智慧和勇氣打贏這場“非”奧運營銷戰,我們期待著在今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家電企業在營銷方面有新的奇跡出現。
普及企業精神
對于非奧運贊助的家電企業而言,通過奧運會究竟是想向公眾表明什么呢?僅僅是自己的商業企圖嗎?肯定不是。他們還需要表明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感。但恰恰是這些,我國大多本土家電企業沒有認識到。
家電企業做的是產品,所以奧運營銷一定要先做出、做好奧運相關產品,并將自己的產品提升到奧運標準。因為這些同樣是非奧運營銷企業傳播自身社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電產品中可以和年奧運聯系的元素有很多,比如能接收高清信號的全高清液晶電視,能提升動態畫質、防拖影現象的相關技術等,這些都能增強奧運賽事的觀賞效果。總之,要使產品與奧運先掛上鉤。要推出與奧運相關的一系列家電產品,涵蓋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等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非奧運營銷不光在企業品牌傳播方面可以有大的作為,企業擁有的精神與價值同樣可以放射出持久的光芒。因此,中國家電企業在倫敦奧運會的營銷就是要加深消費者與品牌的情感聯系,提高品牌忠誠度。
事實上,有關研究表明,奧運會的賽后影響力至少可以持續兩年,因此,傳播企業的人文價值似乎更是以后奧運品牌傳播的大勢所趨。
在這方面,一些跨國企業為奧運營銷而建立的投入產出商業模型之精細讓人不得不佩服。而希望走“后門”的的家電企業們,這應該是其學習的模范。
奧運營銷是一場豪門盛宴,希望沒有拿到“門票”的家電企業能真正繞道而行,從而達到企業的奧運營銷目標。
推薦閱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精致,操作也越來越簡單,而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也越來越早,許多孩子從1歲多開始就會玩ipad等電子產品了。進入暑期,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更是變本加厲,據調查顯示,8成以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企業學走奧運“后門”窮人也能淘寶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