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焜耀一度有機會合并奇美,成為全球產能最大面板廠,卻和機會擦身而過
一年前,《商業周刊》在高鐵上近一個小時的獨家專訪中,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首度松口:“奇美可以換頭家,不一定是許文龍!”
一年后,許文龍真的實現承諾,他幫奇美電找了另一個新頭家——郭臺銘。
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與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兩人在十一月十四日早上的合并記者會,宣布群創合并奇美電的購并案一出,被許文龍形容為成吉思汗的郭臺銘,一腳踏進面板業,引發全球面板業的大地震。
兩大原因讓郭臺銘出線
雄霸臺灣面板業十年龍頭地位的友達光電,在郭臺銘的合并動作一出,落居第二,全球排名也從第三,掉到第四。
合并奇美之后,鴻海集團除了鞏固了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的來源,在中、小型面板都有和友達一拚的本錢。
11月14日的記者會上,郭臺銘說,只花了一個小時,就談定奇美這個親家。
事實上,奇美電打算出售的想法,早在一年前,本刊獨家專訪許文龍時,奇美電早就陸續展開,因而當時許文龍才會“有感而發”的說出奇美電可以換頭家的說法。
當時,許文龍的第一對象,是面板同業友達。只是為何兩個星期前突然急轉彎,許文龍決定把奇美電嫁給群創?
“你去問李焜耀啊!”一位鴻海集團高層主管如此說。
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最早與許文龍展開洽談的面板廠之一,李焜耀也比郭臺銘,更早拜訪許文龍。
一位友達集團內部人士指出,“友達幾乎是全體總動員,KY(李焜耀)的想法是,臺灣面板整合成一家,跟大陸合作,對抗韓國。”
李焜耀原本期待,友達與奇美電的合并,成為世界第一對抗韓國。然而,許文龍在合并記者會上說,“一邊是博士(友達),一邊是碩士(群創),但(碩士)比較會賺錢。”最后,讓許文龍選擇碩士的關鍵理由有兩個:奇美招牌和供應鏈。
在許文龍眼中,面板是個百年難得一見產業,他希望為奇美留下一個名,要求“奇美”這個名字仍得出現在合并后的公司名稱上,這點李焜耀無法接受。
郭臺銘為了娶得奇美電這個美嬌娘,愿意將存續公司群創,“改名”成奇美電子。郭臺銘為了讓許文龍贏得面子,在記者會上還糾正記者用詞,他說,“這不是購并,而是合并。”就怕給人小吃大的印象。
其次,友達與奇美兩者的供應鏈布局重復甚多,位子怎么擺是個大問題。以背光模組為例,奇美電有奇菱,友達有奈普;控制晶片,奇美有奇景,友達培植瑞鼎,光是供應鏈要整合就是一大困難,但是和群創就比較沒有供應鏈的問題。
對于許文龍來說,奇美的供應鏈,都是他領頭,才讓大家愿意投入,假設因為合并有所變動,會覺得對人家很“拍謝”(抱歉)。
但上述這兩大要求,郭臺銘卻愿意,且無條件接受。
這也是為何,在和群創合并的記者會上,許文龍首先強調的就是“所有跟奇美簽的約,通通都不變。”雙方可以一拍即合。
宣布后 李焜耀到處開會
郭臺銘下了一步活棋,把李焜耀從臺灣的面板一哥,變成老二,難道李焜耀就此失去機會了嗎?
“友達是少了一個敵人(編按:指奇美與群創合而為一,少了一個對手),多了很多朋友。”摩根士丹利面板分析師王安亞觀察,合并后,面對更強大的新奇美,面板廠客戶將大洗牌,防鴻陣營訂單將涌向友達。
李焜耀在第一時間得知群創并奇美的消息后,友達的“防鴻”大戰,已進入備戰狀態。
星期六早上,當群創、奇美記者會結束沒多久,李焜耀已經馬不停蹄的在臺北市到處開會,除了和副董事長陳炫彬、總經理陳來助討論策略,李焜耀也忙著跟重要策略伙伴盤點手中資源,因為群創并奇美后,產業生態已經產出劇變,形勢變化已把李焜耀推上“防鴻總司令”的寶座。
對李焜耀來說,這并不是他第一次與郭臺銘交手。
在記者會上,郭臺銘突然說到:“現在友達當成寶的SiPix,我才是SiPix創辦人。”郭臺銘這話一出,讓在場記者摸不著頭緒。
現在被友達視為秘密武器的電子紙公司SiPix,創辦人之一梁榮昌在創辦初期因為需要資金,引入鴻海。
后來因為電子紙市場尚未成熟,鴻海要求SiPix從美國搬回臺灣,并裁員75%。
當時SiPix有一半都是大陸人,根本無法到臺灣,這讓一手帶大SiPix的梁榮昌萌生退意,后來鴻海也因為看不到電子紙市場而全面退出,到最后鴻海只學到電子書組裝技術。
鴻海退出SiPix后,讓友達撿了個便宜。今年三月友達花三千萬美元投資,取得31%的股權,后來改名為達意科技,迎向今年爆發的電子紙商機,讓郭臺銘錯失一個掌握關鍵技術的機會。
這次郭臺銘拿下奇美電,忍不住點出這段故事,算是報了李焜耀拿下電子紙技術的一箭之仇。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認為,友達不一定是合并案中的當然輸家。
因為,客戶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而且新奇美從上做到下,這從顯示器、TV第一大組裝廠冠捷傳出轉單可看出,短時間內,友達可以扮演無品牌,無組裝的獨立面板廠。
“現在整個局都改變了”,長期倡導面板業應整并,王安亞下了這個定論。
他認為,競爭對手減少,體質也更強,對臺灣面板產業是好事,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友達將會遇到更強的競爭對手。
友達與新奇美,兩者產能差距不大,但是系統組裝能力卻差很多。王安亞分析,新奇美擁有群創系統組裝的能力,和大出海口,友達勢必要加強后段系統組裝,而且效率要直逼鴻海才行。
原本,友達長期的策略是希望由佳世達擔任組裝的大任,成為友達的大出海口,而持續往品牌邁進,李焜耀始終覺得沒有品牌就沒有面板定價權,這是友達長期的目標。
但無奈佳世達在生產效率上依舊無法跟上同業的腳步,現在反倒讓郭臺銘搶先合并奇美電,做到上下游一貫的組裝模式。
廣達、緯創可望加入抗鴻
目前友達內部也成立電視組裝部門,但是并未大規模擴張,未來面對鴻海龐大的競爭力,現在李焜耀的選擇,就是尋找與鴻海競爭的系統業者,組成一個防鴻聯軍。
李焜耀手中的“抗鴻”聯軍的第一大王牌,首推筆記本電腦代工龍頭廣達。廣達目前是友達的第二大股東。
第二張王牌,就是今年遭到鴻海搶走新力液晶電視訂單的緯創,再加上友達與緯創過去都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的子弟兵,雙方進行合作將是指日可待。
現在最值得李焜耀費心的,也是防鴻聯軍戰力能否贏過鴻海最關鍵的角色,就是與廣達競爭第一大筆記本電腦代工寶座的仁寶電腦。
就在群創宣布合并奇美電二天后,面板界傳出另一顆震撼彈:華映總經理邱創儀宣布辭職,同一時間,傳出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未來將接任華映副董事長。
仁寶今年先是將連年虧損的統寶賣給群創,后來又參與華映私募案,投資華映七十億元,成為持股19.9%的第二大股東。
為何仁寶今年來在面板界的布局動作頻頻?
鴻海今年大舉跨入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電視組裝,在這兩個產品線上和仁寶成為直接對手。
仁寶很想跨入液晶電視代工,但仁寶不像廣達擁有友達的支援,因而急于布局面板來源。
一位面板零組件廠商透露,“原本仁寶的算盤是想和奇美策略聯盟。”奇美總經理王志超剛上任時,決定讓奇美轉型,從需要大量人工但毛利微薄的后段模組廠抽手,而一直想做大電視組裝的仁寶陳瑞聰則想打造電視組裝的供應鏈,兩者曾經談過合作可能,也是一個完美組合。
仁寶動向,將成決戰關鍵
現在奇美被郭臺銘一手攔截,原本期待布局液晶電視面板零組件的陳瑞聰,不得不將布局重心移到華映。仁寶將在華映11席董事里,占有5席董監席次,成為主導華映的勢力之一。
仁寶成了防鴻軍團的關鍵第三勢力,再加上仁寶旗下的統寶并入群創后,仁寶將擁有少數新奇美電股權。對于陳瑞聰來說,究竟是仁寶和廣達在筆記本電腦上的一哥之爭的面子問題大?還是跟鴻海的競爭沖突更大?
廣達與鴻海,未來誰是仁寶的主要敵人?將決定陳瑞聰投入友達陣營,或者持續維持關鍵第三勢力的角色。
對李焜耀而言,如何拉攏仁寶,對抗鴻海成為他變成面板界“防鴻總司令”最重要的關鍵。 合并大戲落幕,真正的拉攏大戰才要開始。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IE瀏覽器團隊總經理迪安-哈查莫維奇(DeanHachamovitch)在接受采訪時表示:“PC硬件具備巨大利用價值的原因之一就是GPU。因此,我們將在現代Windows圖形引擎DirectX上開發IE。” 微軟IE產品經理透露,下一代瀏覽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