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張書樂)據媒體報道,有關部門正組織部分快遞企業就《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征求意見。依據該辦法,以后快遞公司攬收同城、異地快遞將分別被收取0.1 元/件和0.2 元/件,從業人員20 人以下或年營收200 萬元以下的企業才可免征。國家郵政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前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3億件。按照每月平均50%左右的增長幅度,去年整個快遞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5億件,其中異地占73.7%,同城占23.1%,國際及港臺占3.2%。如果套用上述標準,2012年快遞企業需要繳納的“份子錢”至少超過12億元。
這成為了2013年橫絕在正高速發展的快遞行業面前的一道鎖鏈,快遞行業會因不菲的“份子錢”而停滯不前嗎?

快遞業的末日?
末日,基本成為了近期快遞業的統一口徑。
“2012年沒有世界末日,卻幾乎成為了快遞企業的末日�!蹦持爝f企業高層的一番話,如今成了快遞界吐槽《辦法》實施的經典臺詞。
這一臺詞的基調在于份子錢的“昂貴”。
國內一家民營快遞高管分析稱,快遞企業毛利潤在10%至20%,凈利潤在5%至10%�,F在快遞公司基本上靠量盈利,江浙滬一帶每單盈利五六毛左右,而競爭最為激烈的珠三角每單只有四毛左右。如果郵政基金實施,意味著每單至少要抽走一毛的利潤,也就意味著快遞企業每單毛利潤的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將被抽走。
韻達快遞的一個地區經理甚至算了一筆細賬:“一單快遞最多也就賺個5毛錢,我們平均每天是400萬單,每單1毛錢,每天就是40萬,企業還剩多少利潤?”
如此一來,快遞行業賴以發展的血液也會因此而被抽干,失去循環能力。
更關鍵的是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羊毛出在羊身上,為了轉嫁矛盾,快遞業將不可避免的通過加價的方式,把快遞價格提上來,讓消費者為“份子錢”買單。事實上,已有快遞公司表態,如果非要收取“份子錢”,他們將考慮每單漲價1-2元。
而這最終將導致消費者的爆發�!氨旧碓诰W購領域,我們已經把價格降到極低,并大量采取免快遞費的辦法來競爭�!币晃浑娚倘耸扛嬖V筆者,一旦加價,則成倍的壓力首先轉嫁到電商之上,本來生存已經堪憂,最終只能通過變相在商品上“漲價”攤薄快遞費用來解決問題,可網購者還會樂意購買漲價后的商品嗎?
就在快遞業和相關行業的一片罵聲中,中國郵政對于“份子錢”的解釋卻一如既往——與國際慣例接軌。
國家郵政局人士就宣稱,將快遞企業作為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對象屬于國際通行做法。目前,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已經建立了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美國郵政服務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郵政業務收入、郵政債券發行收入等;德國政府規定持有許可證的非郵政企業經營郵政業務必須繳納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意大利通過立法要求進入郵遞市場的經營者繳納營業額1%-10%作為普遍服務補償金;西班牙規定所有郵政業務經營者應向國家繳納1%的營業額。
“我國的快遞企業主要集中在有盈利的城市和線路上開展郵政業務,廣大農村、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郵政業務則主要由郵政企業承擔,為體現公平競爭原則,快遞企業應適當分攤郵政普遍服務成本�!薄掇k法》的起草說明中如此表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貌似快遞企業的末日已經避無可避了。

不合理的《辦法》?
為了避免末日臨頭,快遞業在努力的遏制《辦法》的正式出臺。
一方面,知名的快遞業內人士紛紛運用自己的微博在網絡上炮轟《辦法》,并尋求媒體的支持,另一方面,快遞相關行業內人士都在尋在《辦法》的法理問題,意圖從根子上斷絕《辦法》的執行。
中國經營網專欄作者王亞煌就指出,這一收費的行為有悖國家“重稅輕費”的財稅改革的方向。上升到全國范圍的,且帶有強制性征收的,應當只能是稅收。在各項不合理收費逐漸被改革消滅的時候,郵政局和財政部不合時宜的開征此費用,顯然很荒謬。如若確實是出于國家相關發展和建設的需要,大可以立稅征收,在快遞企業已經繳納了稅收的情況下,卻還要為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的郵政服務買單,也有重復征稅之嫌。
而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則從所謂的國際慣例提出質疑:“普遍服務基金的概念最早見于1997年歐盟制定的郵政指令。但歐盟明確申明:根據歐盟郵政指令和歐洲法院的相關裁定,歐盟確認快遞業務與郵政普遍服務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業務。所以即使建立普遍服務基金,普遍服務基金的征收對象都應只限于提供普遍服務的郵政企業,而與從事快遞業務的快遞企業沒有任何關聯。在我國快遞企業沒有進入郵政普遍服務市場的情況下,《暫行辦法》向快遞企業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不符合國際慣例。
更為關鍵的是,大多數專家和業內人士都認為,目前歐盟國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依然在收取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但與中國不同,歐盟的做法是要么設定郵政專營范圍,不允許其他快遞企業涉足,要么開放市場,但所有進入該市場的企業要繳納“份子錢”。中國的做法卻恰好相反。一方面根據《郵政法》,郵政享有專營范圍,只是由于民營快遞企業的強烈呼吁,該專營范圍遲遲沒有出臺;另一方面,國家郵政局又試圖通過普遍服務基金來補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這樣的舉措頗有用民營企業的錢來補貼國有企業的嫌疑。但中國郵政實際上并不“差錢”。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速遞”)IPO招股說明書披露,中國郵政集團2011年總營收為2586.23億元,凈利潤為209.36億元。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宋文洲甚至揶揄到:“我不知道這種名為政策、實為打劫的行為,將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怎樣的傷害……按照他們的邏輯,《人民日報》應該向新浪收份子錢,中央劇團應該向小沈陽收份子錢,公共交通應該向私家汽收份子錢,狼應該向狗收份子錢。哦,對不起,我幾乎忘了狼快滅絕的事實�!�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3月5日下午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道,谷歌正在秘密打造一項類似亞馬遜Prime的快遞服務“谷歌購物快遞”(Google Shopping Express)。 消息人士透露,該服務年費比亞馬遜Prime(69美元)還要便宜10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被“份子錢”扼住咽喉
地址:http://www.oumuer.cn/a/wuliu/20130306/26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