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發布自有品牌Win8平板Surface
過去十年間,微軟這家堪稱全世界財力最雄厚的軟件巨人,幾乎沒有拿出什么像樣的創新產品。它錯過了搜索、智能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和社交網絡(SNS)這些大生意,坐視四大勁敵——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的崛起或重生。其實微軟曾無數次嘗試過轉型,只不過都毀于一旦。
微軟能否打翻身仗,就看今年了。2012年,微軟將刷新其幾乎整條產品線,重新吹響“集結號”。
2012年6月到7月,微軟召開了三場重量級發布會,連續發布了平板電腦Surface、新一代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8(簡稱WP8)和新一代Office辦公軟件。
微軟還將于10月發布桌面操作系統Windows 8(簡稱Win8)。Win8是一款旨在打通平板電腦和PC的操作系統(OS),這意味著微軟能將PC的新功能和應用很快移植到平板電腦和手機上去,賦予它們強大的辦公能力。這是目前蘋果和谷歌還未實現的令人激動的技術進步。
WP8和Win8,被業界視為微軟自1990年代的Windows 3.0以來最重要的產品發布,也是微軟反擊宿敵蘋果的新武器。
憑借著經久不衰的Windows和Office這兩臺提款機,微軟依然財源滾滾。2012財年(截至2012年6月底),微軟營收為737.23億美元,凈利潤169.78億美元,依然保持著對勁敵谷歌的領先優勢——2011年谷歌營收379.05億美元,凈利潤97億美元。
但在2012年7月20日,微軟公布的2012財年第四財季財報,爆出了自1986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凈虧損4.92億美元。這是在為5年前的一樁魯莽的收購埋單——本季度減記支出收購數字廣告公司aQuantive相關的62億美元。
在人們的眼中,微軟已成“明日黃花”。資本市場上,微軟的市值與谷歌相差無幾,而蘋果則已超過微軟兩倍。2012年7月初,《名利場》雜志特約編輯庫爾特·艾肯沃爾德撰文稱,過去的十年對微軟來說是“失落的十年”,引發業界的熱議。
不管原因為何,過去十年間這家堪稱全世界財力最雄厚的軟件巨人,的確幾乎沒有拿出什么像樣的創新產品(除了游戲機Xbox)。它錯過了搜索、智能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和社交網絡(SNS)這些大生意,坐視四大勁敵——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的崛起或重生。其實這些技術或產品中的絕大多數,微軟都曾經嘗試過,但均未有結果。
20年轉型未果
其實早在1990年代末,手握數百億美元現金的微軟就曾開始向互聯網轉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1995年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你指尖的信息”,提出互聯網將會興起,人們可通過網絡實現圖片分享、地圖導航、電子支付等應用。
1995年微軟成立了互聯網部門MSN,幾年中通過收購或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互聯網服務。五年后,微軟提出.Net戰略,又推出Passport認證服務,旨在將微軟所開發的各種軟件與互聯網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從一家軟件公司向服務公司的轉變。
但在進入21世紀初的短短幾年中,微軟出售、中止或砍掉了上述所有項目。其客觀原因是由于“9·11”事件后,網絡泡沫破滅,而美國司法部對于微軟的反壟斷審查差點使微軟被分拆,微軟決定收縮戰線;主觀原因在于,當時的微軟不知道如何從互聯網中賺錢,早期的MSN也一直虧損。
直到2004年谷歌上市,互聯網市場回暖,微軟才意識到當初的撤離是個錯誤的決定,2005年3月,微軟通過收購Groove公司,將其創始人、Lotus之父雷·奧茲(Ray Ozzie)招至麾下,期望他幫助微軟實現向互聯網的轉型。
奧茲隨后繼任了蓋茨留下的首席軟件架構師(CSA)一職,他將微軟的門戶、電子郵件、搜索、地圖等所有互聯網服務集中于Windows Live的統一品牌下,試圖打造“軟件+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并搭建了Azure云計算服務平臺。
但互聯網大戰實際是一場“入口”之爭,微軟一開始認為瀏覽器是互聯網的入口,冒天下之大不韙地在Windows上捆綁IE瀏覽器,打垮了著名的網景公司。
隨后,它以為門戶網站是戰略要地,眼里的對手是當時鼎盛的雅虎。因此微軟早期的互聯網戰略以門戶網站MSN為中心,搜索引擎只是它的一項服務。對于搜索與廣告之間的商業模式,微軟毫無敏感。到2007年3月,微軟才把搜索和網絡廣告部門合二為一,之前它們分屬于兩個不同的事業部。
據《浪潮之巔》一書記載,直到2004年谷歌上市前,比爾·蓋茨還認為Linux開源社區是微軟的主要對手,而谷歌只需一兩個部門就能對付。
直到谷歌的AdWords關鍵詞競價開啟了網絡廣告的金礦,微軟才明白搜索引擎是互聯網的真正入口,而且是一臺永不停歇的“自動印鈔機”。它重新砸下數十億美金,打造新搜索引擎。
但為時已晚,接下來的故事是高速增長的谷歌把戰火燒到了微軟的后院。頂尖的技術人才紛紛從微軟流向谷歌,后者以挑戰者的姿態不斷推出創新產品,這些產品既涵蓋和微軟正面叫板的瀏覽器、桌面、在線辦公軟件、郵箱、IM等,也包括地圖、云計算、手機OS等引領創新的業務。
2007年對微軟來說是其命運轉折點。這一年,微軟連續遭遇重大挫折,首先是其“7年磨一劍”推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統Vista,成為其歷史上市場表現最慘淡的一款操作系統。其次是華碩在這一年推出上網本,并大獲成功。這意味著,微軟持續20年以操作系統拉動PC硬件升級的過程,因為PC性能相對于用戶需求的階段性過剩,而放緩了。
同樣在這一年,微軟兩個最可怕的對手蘋果和谷歌分別出手。2007年6月份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9月份谷歌發布了安卓1.0。這兩件事中止了微軟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既定步伐,迫使它推倒重來、另起爐灶。
“看到iPhone后,我們確實震撼了�!痹挝④泚喼薰こ淘呵度胧讲块T工程師的馬寧回憶說,“當時的感覺是,之前大家都在‘智能手機等于PC加手機’的思路上走了多年,發現走不通,不知道該怎么辦,而喬布斯給指了條明路�!�
此前,微軟的Windows Mobile(簡稱WM)已經成為市場主流操作系統,并將行業標準的樹立者Palm公司拉下馬來。但谷歌免費的安卓系統推出后,微軟不得不中止了WM系統,撤換了其移動娛樂事業部(MEB)總裁羅賓·巴克(他也是微軟Xbox和Zune項目的負責人,還主持過電子書項目)。
推薦閱讀
2012(第十一屆)中國互聯網大會(http://2012cic.wangminjie.cn/)將于9月11日-14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馬云、馬化騰、李彥宏、曹國偉、丁磊、周鴻祎等100余位嘉賓將出席本次會議。此次大會以“開放?誠信?融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危機:復興路上最大敵人是自己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804/7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