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四核手機“大潮”顯然已經到來。10月底,中興、華為、小米、小霸王等眾多手機廠商紛紛發布四核手機。
10月29日,中興與北斗星手機網聯合發布中興U950,售價僅為999元,將四核手機價格首次打破至1000元以內;就在同一天,華為與騰訊合作發布了榮耀2四核手機,售價為1899元。10月30日,小米2正式發售,限量5萬臺。此前,魅族、天宇朗通、小霸王、奇虎360已提前發布了自己的四核手機產品。
國外的手機巨頭也開始瞄準了四核手機領域。自今年5月份以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陸續推出了兩款四核產品Galaxy SIII、GALAXY Note II。目前,這兩臺手機在全球的銷量已達數千萬臺。
自iPhone 5發布后,后蘋果時代已經到來,這讓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看到了機會,“四核”手機,這是一個新名詞,還是一個新方向?
@通信資深人士劉雨龍:手機四核大戰打響,標志著四核時代的到來。明年一季度將大規模出現1500元左右的大屏四核手機。目前,Nvidia、三星、高通等廠商均已經發布四核產品,作為全球首款手機四核ARM Cortex-A9處理器Nvidia Tegra 3,三星自家的四核 ARM Cortex-A9處理器獵戶座4412,高通最新四核Krait處理器,三強相爭到底孰強孰弱?
@電子分析師孫昌旭:手機的貴賤與CPU無太大關系,外圍配置決定了手機的主要成本。所以,四核不一定比雙核貴,明年當四核變得普及后更是如此。況且,同樣都是四核CPU,性能價格也會相差很遠。所以,消費者不要以核多少論價格,而是以綜合配置來論價格。
@書途網市場總監文森特君:今天某廠商發布四核版神秘手機,說實話看到那些CPU、屏幕、內存等各大品牌都是大同小異,早已麻木,沒有真正的創新很難讓人記住,別說超越蘋果,做到國產第一都懸。
@漢王書城總經理陳少強:國產手機從單核1GHz拼到雙核、四核、八核,價格卻罕有2000元以上的產品,拼硬件、打價格戰已經成了國產手機的唯一營銷手段,最后拼到同歸于盡為止。而反觀蘋果三星,硬件利潤豐厚。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今年四核手機的普及速度,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料。用戶需要什么樣的四核手機?譬如大屏高清才能把四核的優勢表現出來,但現在的大屏四核手機普遍功耗很高,續航能力不夠就限制了用戶的暢快飆機。
@紅桃網總裁徐凱祥:智能手機領域,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卷入了一場殘酷的且看不到希望的價格戰。賣得多、虧得更多這一困局成為本土智能手機廠商的噩夢。國內手機廠商無一不面臨著“手機業務如何賺錢”的問題。靠人力成本優勢、靠組裝而缺乏核心競爭優勢的中國低端制造業,真的走到了盡頭?
@自由撰稿人李特:國產品牌價值的定位需要市場和消費者來裁定,得到更高的認可品牌價值才會提升。但不可否認國產手機一直都是性價比拉鋸戰。品牌價值的提升還需時間和磨煉。
@手機界雜志總編:許多國產廠商都亮出了四核手機。這些手機定價給我們兩點啟示:中國品牌手機自己看不起自己,定價只是根據硬件成本,沒有考慮品牌價值;手機的白菜價意味股票也可能是白菜價。悲哀!中國手機!
推薦閱讀
作為國內最激進的3G急先鋒,雖然中國聯通利潤漲勢喜人,但是目前國內4G已經躍躍欲試。中國聯通3G一直穩穩當當,當國內運營商開始從3G向4G實質邁步時,聯通資金不足的問題開始逐漸制約其對3G時間窗的把握。 中國聯通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