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聯想已接近坐上頭把交椅。
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聯想已接近坐上頭把交椅。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估計,今年三季度,以發貨量計,聯想的市場份額為15.7%,排全球第二位,略低于惠普公司的15.9%。根據IDC的數據,盡管該季度全球個人電腦的總發貨量下降了8.6%,聯想的發貨量仍增長了10%。聯想上周宣布,今年三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增長了13%,收入增長了11%。
如果聯想是個人電腦市場的領頭羊,它為什么還需要業務多元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個人電腦行業的增長空間已所剩無幾。
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平板電腦正在搶奪個人電腦市場的說法,一定程度上是確實存在的。不過,在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的許多新興市場,人們仍然在購買自己的第一臺個人電腦。里昂證券上個月對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個人電腦是必需品,平板電腦則不是。
事實上,聯想集團也意識到了新興市場的機遇,作為例證之一,最近聯想集團收購了巴西的CCE公司。
與此同時,聯想集團在移動設備業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投資。聯想集團首席執行長楊元慶預計,其在中國的智能手機業務將在兩到三個季度之后扭虧為盈。
盡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說,聯想最近對智能手機業務的重視,使其無法集中精力開發新興市場對個人電腦的潛在需求。Sanford Bernstein的高級分析師默爾(Alberto Moel)說,聯想應該專注于一些優選的新興市場,努力在這些市場擴大個人電腦業務。
盡管手機業務可能會為營收帶來增長,其盈利能力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里昂證券亞太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巴拉特(Nicolas Baratte)說,手機市場只在由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手機主導的高端領域才有豐厚利潤,大多數其他手機制造商都卷入了激烈的價格戰,導致它們的利潤率非常低。
“對于新的參與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市場。”巴拉特說。
即便是在大本營中國,聯想也面臨著來自華為和中興等公司的激烈競爭。除了低端機型,這些公司也在發力推出更多售價更高的手機。
在中國之外,聯想品牌的影響力沒那么強大,它面臨的挑戰也更嚴酷。聯想最近開始在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銷售智能手機。此外,聯想還計劃將智能手機業務擴大到更多新興市場國家。
默爾說,如果聯想專注于中國市場,其智能手機策略將會更“富有成效”,“在中國,聯想至少可以利用其品牌上的優勢,但是在其他市場,聯想面臨的環境可能會艱難得多。”
推薦閱讀
不管是老朋友聚會,還是結識新朋友,都會帶給我很多學習的機會,并給我很多智慧的啟發。最近一次去上海,短短三天時間,我分別和老朋友唐駿、黃輝,新朋友柯文達、石豐瑜等見面,吃飯喝茶深談,收獲良多。 國際化大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析師稱聯想海外智能手機業務前景艱難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