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新浪與分眾傳媒同時宣布,將不再延長新浪與分眾合并交易的截止日。此前,根據雙方協議,新浪以13.74億美元的交易金額合并分眾旗下戶外數字廣告業務,如果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沒有完成交割,交易將自動終止。至此,這場從2008年12月22日開始、曾經被譽為國內媒體行業最具想象力的“霍亂時節的愛情”最終沒能產生愛的結晶。
新浪分眾合并案為什么會流產?盡管雙方沒有明說,但從新浪CEO曹國偉和分眾掌門人江南春言語中還是能一窺端倪。
曹國偉表示:雖然我們依然相信新浪與分眾的合并將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極大地提升新浪在新媒體廣告領域的領先地位,但交易遲遲不能完成將對雙方的業務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為此,經雙方反復協商后,我們決定放棄交易。江南春則說:“由于法律原因,合并不能被通過,我覺得遺憾。合并沒有通過并不會造成任何損失,兩個公司的業務還會健康發展,但增值效應沒有了。”
顯然,一個雙方無法掌控的關鍵因素是:合并遲遲沒有得到商務部相關部門的批準。
但是,我們發現,還有一股強大的阻力來自于企業內部——“我(江南春)與曹總(曹國偉)一直在推動兩家公司合作,合作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實現價值增值。員工、股東看不到協同效應,認為這是兩家不同類別的媒體,但管理層看得懂。”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新浪、分眾各自的內部,股東、員工對此項合并存在認識分歧。換句話說:新浪、分眾的合并動議,充其量只能算是私交甚好的江南春和曹國偉兩個人一拍即合的愛情游戲。
那么,這源于什么樣的深層次原因呢?當我們從企業文化的角度加以觀照時,答案就變得非常簡單了:既定愿景的隨意改變,必將在企業內部引發混亂和動蕩,對企業的戰略發展帶來致命阻力!
企業愿景概括了企業的未來目標和最終希望實現的圖景,詮釋著使命及核心價值觀等企業哲學中最核心的元素。為什么有些企業能夠取得成功?為什么有些企業可以偉大而持久?《愿景》的作者加里•胡佛經過30多年的潛心研究,發現了企業家開啟成功大門的真正“密碼”,即:是否擁有一個清晰、獨特而持久的企業愿景!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分眾。分眾傳媒號稱“中國領先的數字化媒體集團”,2005年在Nasdaq上市之際,江南春給出的一個愿景是“打造生活圈媒體”。于是,此后的數年間,高調的分眾展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大手筆收購之旅,廣告勢力范圍從樓宇出發,擴張至互聯網、影視院線、賣場和手機等一切被認為是人類生活軌跡中的高密度接觸點上。由此,江南春落得個“收購狂人”的稱號,他的拼圖游戲不斷提升著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和員工的霸主雄心。
但是,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形下,當一夜之間收購者變成被收購方,且出讓的恰恰是企業引以為豪的核心業務,已經習慣于一路高歌猛進的人們似乎再也看不到偉大愿景成為現實的可能,而看到的只是創始人對愿景的私自篡改和背叛,怎么可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因而,進入2009年后,分眾傳媒連續3個季度虧損、業務利潤下滑、股價一路滑坡,就顯得可以理解了。
接下來,讓我們再看看新浪。新浪也是一個有著獨特文化的企業,她那只大大的“慧眼”始終向人們傳遞著一個理念:“一切由你開始!”這一品牌宣言強調新浪將更加關注用戶的使用體驗、更加尊重客戶和合作伙伴、更加尊重員工的價值,寓意新浪將以“你”的利益為一切決策思考的基本出發點,將豐富而全面領先的增值服務、真誠而細致的貼心關懷以及充滿創新與活力的溝通來滿足“你”的需要,讓每一個“你”充分感受到受尊重與滿意,獲得更加活潑、愉悅的使用體驗。
在這種理念的導引下,新浪明確提出“要做百年老企業”,并將自身定位于“服務于中國及全球華人社群的領先在線媒體及移動增值資訊服務提供商”。新浪主要通過旗下的新浪網、新浪無線、新浪互動社區、新浪企業服務和新浪電子商務等五大業務主線,向用戶提供包括地區性門戶網站、移動增值服務、搜索引擎及目錄索引、興趣分類與社區建設型頻道、免費及收費郵箱、博客、影音流媒體、網絡游戲、分類信息、收費服務、電子商務和企業電子解決方案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但是,根據雙方達成的合并協議,新浪將接受分眾旗下的分眾樓宇電視、框架廣告以及賣場廣告等戶外數字廣告業務。毫無疑問,這一舉措同樣超出了新浪既定愿景中“在線媒體及移動增值資訊服務提供商”的范疇。
由此可見,無論是新浪、還是分眾,本次合并的本質都是一種典型意義的戰略轉型和愿景變異。此前有關“目前這一交易已經得到雙方董事會的批準不需要再經股東大會批準”的說法,顯然不符合雙方股東的權益,自然也難以得到員工的理解與支持。
如今,新浪分眾合并案已經塵埃落定、成了過去式。
2009年11月27日,新浪宣布向新浪投資控股發售新股的交易已經完成。這意味著新浪實現互聯網行業首例MBO,以曹國偉為首的管理層正式成為新浪的第一大股東,也意味著新浪成立11年以來股權分散的狀況開始成為歷史,股東和管理層的利益更趨一致,管理層在整體戰略和重大事項等方面的主導權得到加強,從而有利于提升新浪的決策效率和戰略運營能力,有利于新浪長期、穩定的發展。
曹國偉透露:“在戰略發展方向上,我們會按照已經制定的方向走下去”,未來新浪將堅持以媒體業務為核心走多元化戰略經營之路,長遠規劃放在視頻、電子商務、游戲、手機新浪網、微博客等業務上,“我們要找到適合新浪圍繞媒體為核心展開的互聯網業務。”這似乎顯示曹國偉已經從介入戶外數字廣告業務的愿景誤區中走了出來,重新回歸到互聯網業務的戰略核心。我想,這才是廣大股東和員工最希望看到的!
至于分眾,經歷了這段插曲之后,“生活還得繼續”。 2009年9月23日晚,分眾傳媒宣布,已達成協議,將向董事長江南春增發價值1.42億美元的7500萬股普通股。江南春稱,“自從今年1月26日重新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以來,盡管面臨宏觀經濟上的困境與整體廣告行業的挑戰,但是分眾傳媒的核心資源,尤其是其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的能力,已經得到極大改善。” “此次大規模增發股票證明了我對分眾傳媒長期核心價值和業務發展的信心。我同時相信,在分眾管理層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們可以保持在中國廣告市場的領先地位,并在可預見的未來,實現對股東的承諾。”
據江南春介紹,自己有個好習慣,就是在心里裝著一個“糾錯本”。他曾剖析,很多錯誤從表面上看是一個決策錯誤,可以找到專業的理由,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驅動這些錯誤決策的來源是內心,是一種人性的錯誤,情緒蒙蔽了理性的眼光。目前,江南春已為分眾已經制定了一個復出的四年規劃,即聚焦樓宇、框架、賣場這些主營數字戶外媒體業務,剝離非主營,旗下資產只保留好耶、創世奇跡、電通。這種轉變同樣令人欣慰!
愛默生說:“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為他讓路!”
因此,我們更加希望看到,從這出流產的兩個人的愛情游戲中,不僅是江南春和曹國偉兩位戀人,還有其他眾多企業界人士,都應該得到一種額外收獲,準確地說應該是一種本質收獲。那就是——對于信仰的堅持比什么都重要!必須確立企業愿景、使命等理念以超越于管理權力的核心地位!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陳一舟再次把自己曝光在聚光燈下任人評說。有人說,這本身就是千橡的營銷策略之一。此話或許不假,因為無論正面或負面,關于他的爭議越多,說明關注人人網的人也就越多 在真假開心網之爭鬧到了公堂也未見了結后,千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愛情游戲——新浪分眾合并案流產內因解析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1/25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