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 據國外媒體報道,二十一世紀頭10年似乎是一個災難迭出的年代,例如911恐怖襲擊、伊拉克戰爭、卡特里娜颶風以及全球金融體制的崩潰等等。但這10年也有令人欣喜之事,例如技術進步不斷加速,對社會影響日益深入。下面是該媒體評選出的硅谷二十一世紀頭10年十大IT事件。
1、互聯網泡沫破滅。 盡管這是一件災難性事件,但仍是IT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們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對互聯網的變革力量充滿信心和樂觀情緒,相信互聯網將帶來一個史無前例 的“長期繁榮”,經濟衰退將成為既往歷史。但在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破滅了,導致硅谷進入了多年的“核冬天”(nuclear winter)。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公司或者破產,或者辭退職員,寫字樓人去樓空,供應商寧要現金不要股權,風險投資資金從火爆涌入變成了屈指可數。
2、寬帶和Wi-Fi技術的普及。 在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打擊下,盡管許多人還在舔著傷口上的血,擔憂硅谷是否還能夠復蘇,而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卻變得越來越強。寬帶接入從少部分人士使用的狹小 空間進入主流市場,Wi-Fi技術則像野火燎原一樣迅速普及,互聯網的應用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10年前,絕大多數人是通過撥號上網的方式連接互聯 網,而現在每個地方都是通過高速接入的方式上網。
3、谷歌公開發行上市。 在2000年上半年,在IT市場的一片悲觀情緒中,有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卻是逆市而行,給市場帶來了市場轉好的信號。谷歌提醒了硅谷,互聯網的破滅并不是 硅谷的問題,而是由于華爾街的不理性投資行為所致。谷歌的盈利能力強、增長速度快,這使得這家公司能夠做出其他IT公司可望而不可及之事:公開發行上市。 谷歌不但在2004年夏天公開發行上市,而且采取了“荷蘭式拍賣”這樣有別于其他公司的發行方式(在荷蘭式拍賣方式中,投資者需要在同Google IPO相關的銀行開設賬戶,同時提交購買訂單,訂單上需要標明以何種價格購買多少股股票)。毋庸置疑的是,在21世紀頭十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谷歌都是硅 谷最為炙手可熱的公司。
4、博客盛行。 盡管博客這種方式早在1990年代就出現了,但只有到2000年代中期,它才成為一種主流的方式。到了這個十年的最后階段,諸如TechCrunch、 Mashable、Techmeme、CNET、GigaOm、ReadWriteWeb、VetureBeat和Zdnet這樣的科技博客網站,已經徹 底改變了我們尋找、閱讀和撰寫IT新聞的方式。不僅IT領域是這樣。博客的力量正在改變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方面,無論是商業、政治還是體育。
5、YouTube視頻網站發揮巨大影響力。 在上個世界60年代,人們說的是:“革命行動將會上電視。”到了2000年代,這種說法則被“上載到YouTube”的新說法代替。在2005年早些時 候,隨著我們進入Web2.0時代,YouTube這個視屏分享網站迅速升空,并開始發揮了主流影響力,并獲得了谷歌16億美元的收購資金。而這一連串的 事件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發生的!突然之間,硅谷重新成為了以前各類人等實現夢想的地方: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制造富有創意的產品,對世界產生巨大影 響,同時也變得極其富有。隨后,數以百計的新視頻網站公司相繼誕生,冠之以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有趣名字,Web2.0革命的影響隨后得到了全面的發揮。
6、Facebook成為社交網站新貴。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博格(Mark Zuckerberg)和他的團隊并不是社交網站的發明人,但很顯然的是,他們吸取了在這之前各種社交網站的經驗教訓,例如最早的社交網站之一 Plaxo、Friendster和MySpace等。Facebook是在馬克的大學宿舍中誕生的,其增長速度驚人,而且保持到了今天,這使得 Facebook很快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焦點,跨入“硅谷最炙手可熱”公司之列,引來了谷歌的追逐。
7、Twitter成為新的有力競爭者。 在2000年代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新的競在發展過程中該微博客站點還頻繁的出現了臭名昭著的 Fail Whale,使其成為Twitter宕機的標志。但Twitter最終卻受到了CNN等主流媒體的重視,名流們競相追捧。
8、電子閱讀器競相涌現。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書籍。人們通常把人類歷史上諸如互聯網這樣的重大發明,與古人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相媲美。隨著2000年代的到來,電子閱讀器 讓書籍的概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使書籍從一個物理性的物體變成了一個數字化的東西。Kindle、Nook這樣的電子閱讀器正在不斷涌現。在未來的10 年內,電子閱讀器的影響將是極其巨大的。
9、蘋果推出iPod和iPhone。 蘋果在1990年代曾經陷入垂死掙扎的境地,到了2000年代卻是風生水起,扭虧為盈,并推出一系列的炙手可熱的新產品,啟動了兩個新的十億元級的產品線 (iPod/iTune以及iPhone)。此外,蘋果還重新改寫了音樂以及手機行業的定義。從硅谷的經驗來看,一般是每隔15年會有一種新的主要產品出現,但在2000年代這個定律沒能繼續適用,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產品,其中之一就是iPhone。iPhone就像上個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個人電腦一樣,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局面,這個領域也將涌入更多的競爭者。當然,另外一個主要的產品就是排名第10的社交網絡。
10、社交網絡方興未艾。 當Facebook創始人之一的西恩·帕克(Sean Parker)和他的團隊與紅杉公司的莫里茲聯系風險投資的時候,雙方關注的是,互聯網盡管具有無比巨大的潛力,但除非有人能夠把網民的作用真正發揮,否 則互聯網不可能充分發揮其潛力。如果網民的身份和真正社會中的關系能夠同互聯網相融合,那么就能產生巨大的效果。2000年代就是這樣一個相互融合的過 程。現在,在Facebook、Twitter、谷歌以及其他的網站上,我們在瀏覽新的網站時能夠使用一個在線身份,這種現象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同時也能 夠很方便得獲得一個新的賬戶。展望未來10年,社交網絡將會有一個令人驚訝的新發展。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VC眼中,有一種叫“Underdog”的企業家,在比賽中明顯處于劣勢,用任何邏輯分析,不可能或者有極少的可能性反敗為勝。酷6曲線上市的消息,似乎讓李善友成為了“Underdog”的典型。 在VC眼中,有一種叫Underdog的企>>>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1/25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