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末,彩電行業的價格戰卻有著愈演愈烈的架勢。記者在電商平臺看到,康佳一款48英寸4K超高清電視直降1100元,價格跌破2500元,TCL一款55英寸智能電視直降600元,價格跌破3000元……
這兩年來,來自互聯網的“跨界者們”采取的硬件低價策略,將彩電企業帶入了低價競爭的漩渦,也讓行業陷入了普遍性的盈利困境。業內人士預計,明年彩電行業供大于求的局面還將加劇,價格戰火還將繼續燃燒,而且會打得更加慘烈,行業的整合可能會提前到來。
低價競爭陷入盈利困境
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和智能時代的到來,諸多互聯網廠商也加入了對于家庭客廳入口的爭奪,跨界進軍智能電視領域,除了樂視、小米之外,暴風TV、PPTV、風行電視、微鯨電視等廠商也加入了彩電市場的競爭。互聯網企業介入的直接結果是攪動了市場格局,壓低了彩電的零售價,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8月的統計數據顯示,互聯網企業顛覆了彩電行業原有的價格體系,智能電視機全行業均價降幅已超過30%。也正是這個原因逼迫得彩電企業紛紛推出針對線上渠道、年輕消費群體的互聯網子品牌,如創維的酷開、康佳的KKTV等,據業內統計,目前包括傳統電視廠商的子品牌在內的互聯網電視已多達10余家。
這些來自互聯網的外來競爭者的加入,帶動了彩電市場的話題活躍度之外,持續的低價競爭也讓行業整體陷入了盈利困境。尤其是今年以來,互聯網電視品牌挑起的價格戰更為頻密,比如將48英寸智能電視的價格從3000元以上拉低到不到2500元。在彩電市場整體低迷、消費需求不夠旺盛的情況下,傳統彩電企業為穩固地位,也不得不面對價格戰。
激烈的價格戰導致了彩電上市公司業績的普遍下滑。據此前公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康佳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8.44億元微增2.80%,但虧損達到8.52億元,降幅近19倍;海信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21.29億元,增長4.91%,凈利潤9.28億元僅微增0.96%;TCL多媒體前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94.94億元,同比增長4.17%,虧損2.38億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3.47億元。創維是彩電上市公司中業績表現最好的,今年3-9月電視機總銷售量同比上升11.0%,但據其公布的數據顯示,創維電視的平均售價已從去年的3051元跌至今年的2577元。創維集團CEO楊東文此前在財報解析會上就坦言,創維還沒有完全看透或者沒有找到一個好的策略來消除互聯網企業給行業帶來的激烈價格戰等影響,“如何穩定行業?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訣竅。”
持續價格戰加速行業洗牌
今年以來記者從彩電行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日子不好過”,行業巨頭尚且如此感嘆,二三線品牌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更窄、面臨更嚴峻的生存困境。新進入者在增加,都來“爭食”市場蛋糕,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1-3季度,國內電視份額方面,互聯網品牌占比達9%,預計全年市場份額將達11%,而明年或達20%。
但彩電市場的蛋糕并沒有變大。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彩電零售量為4461萬臺,同比下降6.6%。而據奧維云網的預測數據顯示,2015年彩電市場的整體容量為4503萬臺,同比僅微增0.9%,家電市場已進入“無增量”時代。奧維云網認為,未來三年國內電視機市場容量將基本維持在4500萬臺左右,彩電行業的競爭焦點將轉向存量市場。
由此可見,未來彩電市場價格的“貼身肉搏”還將持續。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就表示,新進品牌和原有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預測供大于求的局面還會加劇,因此,明年價格戰還將打得更慘烈。他還認為,彩電市場未來兩三年將處于一個艱難期,“明年應該有品牌會支撐不住,行業的整合可能會提前到來。”
撐不住的不僅是二三線的傳統彩電品牌,業界預計互聯網電視品牌也將迎來一輪洗牌。易觀國際分析師楊帆認為,受目前整體市場容量和監管政策的壓力影響,互聯網電視發展現在還處于初級階段,銷量并不占優勢。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也認為,互聯網電視優勢有限,短板過多。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互聯網電視競爭將更加激烈,部分品牌將會消失,市場優勝劣汰后剩下的品牌可能只有3-5家。
推薦閱讀
狼來了,狼真的來了!近日,天貓魔盒為了響應廣電總局的禁盒令,對風云直播、喜馬拉雅、熊貓聽書等在內的81個被認定為非法違規第三方應用全部實施屏蔽。可以想象,接下來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沒新意!互聯網電視又打價格戰
地址:http://www.oumuer.cn/n/dianshi/1119.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