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內的其它支付渠道正在挑戰銀行的支付主導地位。”12月18日,浦發個人銀行總部副總經理丁蔚對本報記者表示,但是銀行更應該有與“狼”共舞的勇氣,為此浦發正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與比如支付寶、快錢、通聯等第三方支付合作,另外一方面拓展自己的支付通路。
“支付中介脫媒的挑戰已經越來越大。” 丁蔚表示,支付業務上銀行面臨的壓力有三類:其一是第三方支付跑馬圈地,例如支付寶、財付通等。
據支付寶每個月向合作銀行提供的月報顯示,支付寶快捷支付的客戶增長驚人。支付寶“快捷支付”每天以10萬用戶的速度增長。支付寶11月透露,其快捷支付的用戶數已經突破1億,而在5月底這個數字還只是1700萬。
“11·11”購物狂歡節當天支付寶快捷支付交易筆數占到所有交易筆數的約45.8%,目前支付寶快捷支付的合作銀行已超過160家,覆蓋了國內所有的主流銀行。
而艾瑞咨詢發布的《2011-2012年中國互聯網支付用戶行為研究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中,有46.7%的互聯網支付用戶使用過快捷支付,而同期,通過第三方支付跳轉網銀進行支付的用戶僅有41.7%。
“其次是目前給與券商的一些新政策,券商賬戶消費支付來勢洶洶。”丁蔚說。
“此外國外流行的個人之間P2P的支付模式以及新興的支付技術正在嶄露頭角,比如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等模式漸向國內滲透,這些都會帶來支付賬戶未來主導權之爭。”丁稱,Google Wallet可將手機變成錢包,把信用卡存儲為手機上的數據,今后還將推出購物卡和禮品卡。
丁蔚表示,應對這些挑戰,浦發正全力打造零售客戶現金管理能力,改善自己的支付服務。
雖然銀行對第三方支付愛恨交加,一些銀行開始自建網上商城,建立自己的支付地盤。但多數銀行與他們仍是既博弈又合作。
“我們也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自主拓展自己的支付通路和平臺建設,我們也推出了網上商城;同時與支付寶、快錢、通聯等第三方公司在代收代付領域合作,提高持卡人的支付便捷性。”丁稱。
此外,浦發利用與股東中國移動的合作嘗試在支付領域有所突破。2012年3月,中國移動攜398億元注資浦發,目前兩者正在推廣移動近場支付業務。另一項創新則是手機號匯款,在與中國移動合作后,浦發的手機匯款業務將不再局限于浦發而可實現跨行匯款,客戶還可在中國移動的現金代理機構例如農行部分網點兌付現金,這個升級版的業務在12月18日將正式上線。
博弈當中,第三方支付也依存于銀行。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人士說, “第三方支付成功要素之一就是銀行的信任與支持,因為銀行承擔著最終的資金結算和支付機構的基礎服務功能。”
推薦閱讀
“支付寶合規部近期已決定把所有的P2P資金流轉合作做一些調整,已到期和即將到期的合作協議都不再續簽,也不再新簽。”12月17日,支付寶一產品總監對本報透露。 暫停原因是支付寶合規部對P2P債權流轉、居間人借貸的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跑馬圈地:挑戰銀行主導地位
地址:http://www.oumuer.cn/a/zifu/20121227/8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