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多數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形成鮮明對照,位居世界家電三強之列的瑞典企業伊萊克斯的中國拓展之路,卻顯得狼狽不堪,不僅品牌形象無法攀爬到跨國企業應有的高度,而且就連一個像樣的職業經理人都無法留住,現在竟然傳出徹底關閉了位于長沙的伊萊克斯冰箱生產廠。 伊萊克斯在中國已經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了,當年就是靠買下湖南長沙的中意冰箱廠在中國開始發跡的。中意冰箱當時在中國冰箱行業上可是屈指可數的民族企業,中國家電協會負責人陳剛肯定地告訴記者:當時中意冰箱的市場占有率可以排到前五位。湖南省會長沙政府為表彰中意冰箱的杰出貢獻,把中意冰箱附近的一條大道都命名為“中意路”。現在“中意路”仍在,但中意冰箱卻已經灰飛煙滅,作鳥獸散了。在伊萊克斯沒有關閉中意冰箱之前,雖然中意冰箱名存實亡了,但給人多少有一絲安慰——犧牲一個民族企業換來一個跨國企業工廠,怎么說都還算過得去。現在中意冰箱名亡了,實也亡了,不知道對中意冰箱懷有深厚感情的湖南和長沙消費者對伊萊克斯做何感想?一位至今還保留著當年中意冰箱的老員工說:“中意冰箱好好的,為什么要賣掉呢?賣給誰不行呢?偏偏要賣給伊萊克斯。” 中意冰箱對伊萊克斯在中國市場的初期發展是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對中意冰箱的收購,讓伊萊克斯在中國的產能在量上突然來了一個質的突破,滿足了當時在伊萊克斯品牌光環的照耀下,由中意冰箱生產的伊萊克斯冰箱供不應求的市場需求,為伊萊克斯在中國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但成也中意,敗也中意。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中意冰箱先天性不足開始顯露出來。消費者逐漸發現了伊萊克斯冰箱的事實真相:那就是中意生產的產品,然后貼上伊萊克斯的標簽,再以著名外資品牌的價格銷售,換句話說,就是把中低端質量的產品以高端產品的價格賣給中國消費者。 觀察家認為,伊萊克斯初期能在中國得到快速擴張,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對外資品牌的過分信任;而后期,伊萊克斯無法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是因為伊萊克斯的逐利至上的非誠信經營作法讓消費者有上當受騙之感。所以,消費者對伊萊克斯品牌的拋棄全在情理之中。 很多觀察家都認為,伊萊克斯在中國遭遇滑鐵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伊萊克斯的戰略不清晰所致,其實不然。消費者是否認可伊萊克斯的產品,才是伊萊克斯敗走麥城的關鍵困素,這或許也是伊萊克斯那么多任總裁不愿意再干下去的真正原因——大家今后還要在江湖上混下去,不能太玩火自焚。
推薦閱讀
日系家電“發燒” 整個行業會更壞嗎?
進入中國農歷牛年以來,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波及到世界各國的實體產業。 2月4日,松下電器公布2008財年預計凈虧42億美元,這是松下自2002年來的首次年度凈虧損。日立財報則在虧損金額上創下了新紀錄,由于芯片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伊萊克斯的敗退滅掉了一個民族品牌?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9545.html
1/2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