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研究的魅力和挑戰在于:每個人都了解家電行業(每個人作為消費者都可感知到這個行業及行業中的企業);每個人又都不完全了解家電行業(個體的消費體驗和感知與整體真實狀況之間往往存在差異)。命運讓我選擇了家電企業作為第一份工作,也讓我對家電行業有了很深的感情;同時也很慶幸能在這個喧囂而有趣的資本市場中將家電行業研究作為我的事業——向資本市場傳達我對家電行業的理解和認知,為資本市場更好理解家電行業和家電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此主要分享兩點對家電行業的認知:如何看待“中國需求”和“中國力量”?如何看待家電行業的競爭性和盈利能力提升?
1、如何看待“中國需求”和“中國力量”
“中國需求”和“中國力量”將驅使中國家電行業成為全球的領導者。這一光輝前景,既是我內心的美好期許,也是我對家電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的理解,也是看好家電行業長期投資價值的基石。
何謂“中國需求”?規模是家電行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中國家電市場規模必將逐漸與中國人口規模相匹配,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中國家電市場規模將是美國的4.4倍,而目前僅相當(彩電)、或僅約2倍(白電)、甚或遠低于(小家電)。而中國家電企業無疑是最理解中國家電市場,也將在未來競爭中持續獲勝。
何謂“中國力量”?家電行業的“中國力量”在于三方面:成本優勢、創新能力和產業集群優勢。成本優勢無需多言,中國家電行業將中國制造的優勢體現得極其充分,目前已占全球家電產業的40%以上,且還將繼續承接全球家電產業轉移。至于創新能力,中國人和中國企業其實從不欠缺創新的頭腦,我們欠缺的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鼓勵創新的機制,目前中國家電產品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縮小。至于產業集群優勢,家電行業的產業鏈條較長,這決定了全球家電行業必然是集群化生存的,而中國現在是、未來也必將是全球家電產業的最重要一極。作為在慘烈競爭中獲勝的優秀家電企業,在成本控制能力、全球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等方面已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或可位居前列。
中國家電行業要成為全球領導者,還須經歷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成長的道路并不平坦,它需要領先企業和行業做出大量艱辛的努力,尤其是在上游技術和創新能力之上。而“中國需求”和“中國力量”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2、如何看待家電行業的競爭性和盈利能力提升
市場一般將家電行業作為充分競爭行業和低盈利行業。誠然,家電行業的競爭性是其天然特點:行業技術壁壘較低、行業資源更具開放性。但同時也應看到,家電行業走向集中也是其必然規律,而集中將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目前家電行業的集中度已處于較高水平,主要家電產品在城市和農村市場的CR3分別在45%和60%以上,遠高于大多數行業。以格力為例,格力空調已占國內市場的35%,格力電器2009年的凈利率可達6%,而ROE更達26%,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且高集中度和優秀的管理能力使其成長已可超越需求和成本變化帶來的行業周期波動。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延續這一成長路徑。
伴隨著中國家電市場規模的持續成長,伴隨著中國家電行業走向集中,伴隨著中國家電企業技術能力的提升,中國家電領先企業將迎來廣闊的成長前景,也將為同樣前景廣闊的中國資本市場帶來些許驚喜。
推薦閱讀
當家電連鎖的門店達到2145多家,門店遍布全國超205個多城市的時候,家電連鎖商已經不再只滿足于只賣家電,強大而發展空間很大的家電市場使得家電連鎖商不再局限于毛利率只有10%的家電產品銷售,開始將目光描準毛利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行業:“中國需求”和“中國力量”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