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數字電視傳輸國家標準遲遲未正式實施,工信部旗下中國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在“中國音視頻產業技術與應用趨勢論壇”上表示,主導數字電視國家標準的廣電部門,在拉動產業的發展方面“還有許多值得交流和商榷的地方”。
市場前景巨大的地面數字電視產業曾令業界滿懷憧憬。1998年完成地面數字廣播系統,1999年成功進行了現場高清晰度電視實驗轉播,2003年全面啟動了字有線電視的發展,2006年頒布耗時七八年時間制定的地面數字電視國標,但由于17項具體配套標準未完全制定出來,原定于2007年8月份強制執行的國標至今仍未能執行。我國計劃2015年關閉模擬電視信號,“發展數字電視已迫在眉睫,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白為民強調。
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地面數字電視傳輸國家標準的發展滯后于產業和市場發展,嚴重阻礙了整條數字產業鏈的發展,各地數字電視運營商和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廠家都無法有效地開展相關業務。國標滯后讓彩電企業無法了解國家產業政策,從而妨礙了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數字電視傳輸國標‘難產’主要有兩個原因:我國耗資數千億的廣電系統目前采用的是歐洲標準,若要使用自己的標準,就要對此前的系統設備進行更換,這筆資金過于巨大,而繼續使用歐洲標準,我國將繼續走受制于人、送人專利費的道路;數字電視的核心技術在美國,我國尚未掌握核心技術,沒有技術就難以做成標準,即使擁有部分自主標準,主要核心技術仍不得不受制于人。”劉步塵分析。
劉步塵強調,與廠商在生產數字電視機上處于兩難境地一樣,制定國標的相關部門也同樣處于兩難境地。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今年9月份,全國9個電視臺10個頻道開播了高清頻道,在數字電視“硬件”發展的同時,“軟件”也逐漸跟上,數字電視產業雖然發展緩慢,但正在逐漸起步。
推薦閱讀
近日,由于“以舊換新”政策的推進,互聯網電視在國內市場開始熱賣,成為今冬各大企業比拼的殺手锏。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中國互聯網電視將趕超韓日。然而,在商家火拼互聯網之際,“消費者對網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劉步塵:國標10年難產阻礙數字電視發展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