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廣電總局和工信部終于坐到一起,就網絡電視的發展進行了溝通,而且消息稱這次溝通的結果很樂觀,今年8月被廣電總局“黃牌警告”的網絡電視或將被“放行”。
其實有關互聯網電視的爭論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沒有停止過,一直到今年的8月份廣電總局發布的一紙《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幾乎正式宣判了互聯網電視的死刑,《通知》將互聯網電視這一現象定格為“嚴重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各個維權協會和各式企業開始了大面積的維權行動,互聯網電視運作所必需的“影片資源”在一夜之間似乎也消失了。
此時,互聯網電視的制造企業仍然堅持,他們宣揚互聯網電視才是大勢所趨,并繼續發布各式各樣的互聯網電視產品,而且每一個都自稱“沒有侵權”、“不受影響”、“用戶可以放心使用”,而且工信部也站出來為企業撐腰,一時間讓人霧里看花摸不清情況。直到現在,廣電總局和工信部坐到了一起,問題似乎要解決了。
事情雖然似乎有了眉目,但拋開“版權”一事不談,光說互聯網電視,它真的是未來家用電視發展的趨勢嗎?用電視上網,這個想法倒是好,在國外發達國家也有了許多先例,但是在國內會有多少人會為這個功能買單呢?
我們粗略檢索一下,市售的互聯網電視僅僅因為多了一個看在線影片的功能就比普通電視增加了將近20%的售價。但在還算不上發達的中國,價格才是左右大部分消費者的最主要因素,我們有那么多電視節目可以看,又有多少人需要網絡多媒體資源呢?而且互聯網電視本身所具有并不是簡單的“用電視上網”這么簡單的功能,而是廠商專門為產品開發的一整套運營體系,電視的聯網功能只是它的最基本硬件配置,而背后其可持續發展的多媒體庫才是重頭。為這些可以用電腦解決的事情多花20%的錢,有多少人會愿意呢?
其次,現階段下“版權”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對互聯網電視整體運作的把關還是很苛刻的,那么互聯網電視真正能為我們帶來的“優秀多媒體資源”又能有多少呢?而且就國情而言,老百姓對一次性消費所帶來的長期使用效果尤為看重,也就是說電視的互聯網功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而且現在屬于免費,那么等以后開始收費了,又有多少人會用呢?如果廠家堅持不收費,那么版權所產生的費用,到底是誰來買單呢?
另外,一些額外的功能比如電視課堂、在線預定等需要互聯網支持的在線功能也出現在了多媒體電視上,這些所需要的額外費用,又由誰來買單呢?
第三,就現在的電視產品而言,大尺寸平板電視屬于絕對主流,動輒50寸以上的大小對電視節目清晰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就目前國內普遍的網絡質量看來,根本無法達到對高清視頻的流暢傳輸,消費者得到的只是低畫質、低音質的片源而已,如果想要得到與電視匹配的優秀效果,必須接入更高速的寬帶來解決。這一情況在高清電視節目普及之前也許還有一些夾縫來求生,而一旦高清機頂盒普及到家家戶戶,大家都享受到了高清所帶來的更高級別視聽享受,那么還有誰會為互聯網電視以及更高級別的寬帶接入買單呢?
互聯網電視想要走得更遠,對標準的制定是必然的前提,但最主要的,肯定不是這個標準。
推薦閱讀
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關,實際增幅6%以上。 農民人均收入的提高,這是好事。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所占比重非常大。要鼓起農民的“錢袋子”,是歷屆政府關心的大事,特別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互聯網電視解禁 但你需要它嗎?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