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貸款和投資,2010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將是出口和通脹。2009年,中國接近10萬億的新增貸款先后支撐了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強勢增長,雖然為“保八”和就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也加劇了經濟結構的失衡。目前看來,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嚴重依賴投資的不可持續性,基礎設施投資的步伐從2009年中就已放緩。
可以推斷,2010年,中國政府或許將寶押在了出口上,但如同2009年投資的強勁增長一樣,出口的復蘇也是一把雙刃劍,而且其負面影響更大。出口的復蘇將加劇中國經濟的國際收支失衡,而國際收支失衡一直是近幾年影響中國經濟運行的最大障礙。
如果中國政府迫于國際輿論壓力,開啟人民幣升值通道,屆時,2007年前后出現的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共舞的情形又將彌漫中國。如果說2009年從年初鼓勵投資到年底抑制投資已經是一次“折騰”的話,希望中國經濟在2010年不要通過出口再“折騰”一次。
總體來看,中國出口的韌性和復蘇的動力超出想象。在風雨飄搖的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中國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額也在不斷上升,目前已達到了10%左右。但是,目前這種強勁復蘇的態勢卻也埋下了許多危險的種子。
【據華爾街日報文章綜合整理分析】
推薦閱讀
4個多月9個試點省市銷售額突破120億元、沉寂多年的家電回收行業重新紅火起來……這些跡象表明,“以舊換新”的政策,得到了百姓的認可,開始顯現“四兩撥千斤”的政策效果。 內需不足,是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時評:中國出口復蘇是把“雙刃劍”?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