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過參與標準制定提升行業地位、拉動產品銷售,是一種積極的競爭策略,但是標準應該具有科學性和廣泛的適用性,不能僅僅成為企業的“宣傳工具”。
隨著中國標準體制與國際接軌,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各類標準的制定,家電企業對標準的重視與幾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然而,行業中大企業對標準制定權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記者曾經在采訪中發現,有的行業標準起草組組長單位由兩三家大企業爭奪,競爭頗為激烈。一些獲得組長單位的企業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召開會議,只邀請業內中小企業參加。落選組長單位的大企業,有時也會有意無意地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和標準執行時表現消極甚至加以抵制。“一般這類標準都是推薦性的,不執行問題不大。”當《電器》記者就某產品標準問題對企業進行采訪時,該企業標準人員這樣說。
《電器》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出臺的一些由企業牽頭的行業標準,標準起草小組名單中的參與企業甚至僅有一家。而且,記者采訪后發現,未參與標準制定的業內其他企業普遍表示不會執行這些標準。“企業制定這樣的標準,只是為了宣傳。”某企業技術人員說。
記者不禁困惑,行業標準起草小組是否應該由業內主流企業共同組成?起草小組中僅有一家企業的做法是否被允許?
“企業通過參與標準制定提升行業地位、拉動產品銷售,是一種積極的競爭策略,但是標準應該具有科學性和廣泛的適用性,不能僅僅成為企業的‘宣傳工具’。”2009年12月,《電器》記者就標準制定的管理問題進行了采訪,一位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然而,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發現,涉及標準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前后頒布的,內容相對籠統,而對于目前標準制定過程中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有無規章可循,似乎也沒有人能說清楚。
標準體制發展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標準的制定要遵循1989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以下簡稱《標準化法》)。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標準化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對它的修訂勢在必行。目前,《標準化法》的修訂工作還未完成,不過,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修訂意見,“理順中國的標準體制”是該法律修訂的主要目的。
《電器》記者在一份全國政協2009年3月提出的關于修訂《標準化法》的提案中看到,該提案建議修訂《標準化法》的重點應放在理順中國標準體制上,解決實踐中標準之間的矛盾、交叉,以及導致企業無所適從的問題。另外,提案還建議應當確立以下幾項必要的制度:一是在總則中明確中國標準體制以國家標準、企業標準為主體,行業(協會)標準、地方標準為補充,突出企業的標準化主體地位;二是明確協會標準的法律地位,允許行業協會經國務院標準化主管部門資質認可后,制定協會標準,賦予這些標準與行業標準同等的法律效力;三是確立企業聯盟標準的法律地位,規定企業標準可以由一家企業制定或多家企業聯合制定。
雖然《標準化法》的修訂一直沒有完成,但是中國標準體制的改革卻沿著這個思路進行著。2001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國家加大了國家標準制定、修訂運行機制的改革。2005年,為了切實滿足市場對標準的需求,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征集組建新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及工作組的通知》,首次鼓勵企業申報承擔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分技術委員會工作,“這成為中國標準化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改革,是標準化工作體制上的創新”。2007年1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再次加大標準體系的改革力度,新批準成立了468個全國專業技術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包括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標準化工作組和標準制定工作組)。這一系列措施都表明,中國在積極推進標準體制化的進程。
“近年來,為了加快與國際接軌,中國標準體系建設的步伐開始加速,最明顯的就是國家標準出臺速度的加快。”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全國共有2萬多項國家標準,其中6000余項是2008年制定的。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稱家電標委會)2008年共制定了200多項國家標準。標準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不但顯示出國家標準對行業管理的風向標作用,也提高了企業對標準制定工作的重視程度,促使企業以各種方式、通過各種渠道參與標準制定工作。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技術審查部高級工程師楊漢青認為,國家標準起到“技術壁壘”的作用,能夠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企業,就是掌握了市場準入的技術要求,從而能進入并占領市場。一位常年參與標準制定工作的業內人士也提到:“掌握了國家標準就是掌握了市場,因此企業這幾年都在‘爭標準做’。”
標準制定程序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且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發布的標準。因此,國家標準應該具備通用性、可執行性和行業代表性,它的制定過程應該是公開、透明的,它的出臺應該是為全行業服務的。”一位業內人士從國家標準制定意義的角度解釋說。因此,標準的制定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證實現上述意義。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項國家標準的出臺要經歷以下程序:首先是標準的立項和計劃獲批。獲得“標準制定計劃號”后,組建標準起草工作組。此后,經過試驗論證、討論會、征求意見等一系列工作,形成標準送審稿。最后,標準獲批并正式實施。
根據GB/T16733-1997《國家標準制定程序的階段劃分及代碼》,國家標準制定程序劃分為9個階段,即預選、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批準、出版、復審和廢止。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今年,日立將迎來創業100周年的重要時刻。不過,作為日立創業初的根基產業,家電業務近年來無論是創業立業之本的日本本土市場,還是在增長空間巨大的中國,或是潛心布局的全球市場,業績和表現均令眾多日立的元老們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評論:中國家電標準制定須有章可循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