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理論與實踐不僅運用于制造業,還開始被商業、事業單位所接受。創新技術,向IE要效益,這也正是目前形勢下家電企業應當重視的一個良機。
近30年來,中國家電業發展迅速,家電企業形成以征地、蓋廠房、增加生產線為主的兼并、擴張模式。但2007年以后,中國企業開始遭遇到土地資源收緊、勞動力成本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及出口退稅降低等多種因素影響,工廠效益日見低下;2008年下半年,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也使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受阻。所以,向管理要效益,改變過去那種靠資金不斷投入、粗放型的效益增長模式已勢在必然。
于是,精益生產(IEAN PRODUCTION,簡稱LP)與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簡稱IE)被很多家電企業提上日程。LP和IE是近30年來在世界制造業中風行的一種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作業方法與系統集成。IE是完成精益生產的工程基礎,精益生產是制造業工廠的一種生產體系和組織方式,也是現代IE發展的最高級表現。日本豐田公司創造的JIT (JUST IN TIME)理念,也等同于西方制造業理論家總結的LP理論。JIT首先在汽車行業得到推行,并取得卓越的成果。以拉動式、準時化為特點的JIT,以生產技術與現場管理作為提升效益的著力點。滿足了現代企業多品種、少批量,快速應對市場的需求。在制造過程中為滿足少批量多品種產品定單的需要,從多種型號產品的混流生產、模具的分配、設備的能力平衡計算開始,到流程優化及工人動作合理化分析,仔細研究一切影響效率的因素。把減少在制品與庫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JIT的特點是將企業生產技術進步、物流優化與現場改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少投入甚至不投入的方法,全面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
下面,以海信科龍所屬的冰箱企業為例,詳細介紹一下IE工程。筆者所在的公司對該冰箱企業干部進行了理論培訓,對生產工序逐個進行時間測定、動作分析與數理統計。并具體選擇了一條出口產品生產線與一條內銷產品生產線作為示范,通過現場改善的方式進行解剖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力求達到提效20%的目標。具體過程如下:
1.為滿足小批量多品種的混流生產,將產品在預裝線上的投產排序與環型發泡模具的排序進行優化,達到均衡生產的目標。
2.推行柔性化生產。以短線、多線、快線的形式來解決多品種混流生產造成的困難,將部分箱膽預裝工序或U型箱體的冷凝器貼敷工序放到線下生產,確保預裝線滿足箱體發泡的要求,提高了的生產效率。
3.取消生產線上一切不產生效益的工位,取消一切無效鏈,最大限度地減少緩存線上的在制品暫存。使冰箱從預裝開始以盡可能短的時間通過快捷生產的方式打包下線入庫。按照精益生產理論,產品在生產全過程中真正增值,產生效益的工位僅占用5%~10%的時間,其他輸送、搬運、停頓、檢測、存放均不產生價值。所以,縮短生產線,取消無效鏈是提效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
4.采用看板管理的方式,解決門體、箱體生產品種與數量匹配的難題。運用領料及生產指令兩種看板的管理,有效地開展拉動式生產、準時化物流及即時化生產管理。
5.“倉庫是萬惡之源”,做好外購件、在制品數量及品種控制是JIT拉動式生產的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例如,生產出來的冰箱內膽如果量多暫存,既占用廠房面積與流動資金,又增加了二次搬運成本,而且內膽長時間存放容易沾污積灰,增加了生產線工位上內膽擦拭的時間。因此我們對真空吸附機采用一系列快速換模的措施,制定了減少50%的在制品的排產計劃。建立快捷生產與拉動式生產的理念。
6.為實現高效的物流配送,我們為企業建立了生產線周邊物料定置配送制度,在車間內部設立了T庫與超市庫架,部分有條件的外購件還實行供貨商在生產線現場交接的方法,對整個倉儲物流系統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一切圍繞減少庫存面積、減少搬運工人、縮短運輸距離的目標來優化整個企業的物流體系。
7.對車間生產勞動環境的通風采光、防暑降溫、消防安全等提出評價意見和改善措施。對工廠的動力配置現狀提出節能降耗的優化方案。
此外,體現以人為本,環境和諧,職業安全的理念,也是IE在生產提效的工作過程中同樣需要關注的目標,是很多現代企業的追求。為此,企業在做IE工程的同時,還應當及時培養掌握精益生產基本概念與方法的IE干部、建立IE機構,以引領企業持續改進。
IE工程實施的效果非常明顯,以浙江星星電器為例,該公司IE工程在原有冰箱生產園區內嵌入了冷柜生產線,為企業騰出近6萬平方米廠區,增效約2000萬元。
中國的JIT與IE工程起步較晚,目前國內已有100多所大學開設了這門課程。培養出的IE工程師將對中國制造業產生深遠影響。精益生產理論與實踐不僅運用于制造業,還開始被商業、事業單位所接受。創新技術,向IE要效益,這也正是目前形勢下家電企業應當重視的一個良機。(作者系中國輕工業長沙工程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蘋果iPad發布應該是近期IT圈子里聚焦度最高的事情了,但是就記者對身邊一些朋友的簡單調查情況來看,非IT人士對這件事的關注度卻不高,原因無他———應用不夠吸引人。論上網,現在筆記本、手機都可以;論看書,就連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家電行業應重視“精益化”生產管理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