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訊:連續9年虧損,三洋白電也難逃“其當初也盛極,其今日衰極”的宿命,同時也使其成為日本家電工業由制造產業向科技產業轉型的一個縮影。
不過,本月4日三洋電機宣布,預計10年3月期(2009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公司白電業務將實現33億日元盈利(去年同期虧損36億日元),同時也是該項業務自2001年3月期以來,時隔9年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業內人士表示,此為三洋白電之回光返照,抑或其所謂終極復活?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一時尚無法給出肯定或否定性結論。
據稱,產品線收縮、生產銷售一體化等結構改革以及年末商戰表現出色、海外銷售額增長等積極性因素,是該公司再度收獲“久違了的盈利”的主要原因。此前,白色家電業務則一直被內外部評價為三洋電機“雞肋”業務的代表,同時也成為Panasonic公司并購三洋電機,重組其現有業務體系的焦點。
業內人士稱:“不過,即便是曇花一現式的回光返照,三洋白電的‘復活’軌跡,多少還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抑或是‘前車之鑒,后車之輒’的反思和警示。”
資料顯示,09年4~6月期合并決算時,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時隔9年收獲了第一個扭虧為盈的“可喜成績”;4~9月期半年度則收獲了約2.5億日元凈利潤。下半年以來,該公司電飯鍋等烹調家電、空氣清新機暢銷勢頭則進一步推高全年業績保持上升態勢。
海外市場方面,三洋電機則通過投放針對當地市場定向開發的新品牌商品,順利地提高了銷售額的同時,進一步鞏固了其份額高居首位的冰箱市場NO.1地位。
盡管去年9月該公司第5次發布了洗滌干燥機的召回(回收、免費修理)公告,但是,由于年末商戰中的超水平發揮,下半年其白色家電業績“大超”上半年,從而保證了全年度盈利目標的實現。
此外,2006年該公司引進高盛等3家金融巨頭資本之后,即開始推動白色家電業務結構改革事宜。同年10月,該公司與中國最大的家電制造商--海爾集團合作,委托后者代工生產冰箱等白色家電產品;08年4月,該公司則設立了家用及商用洗滌干燥機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新公司--三洋AQUA(大阪府守口市),其在商用洗衣干衣機技術研發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也得到業界公認。
當然,三洋白電并未擺脫TOB之后的“OUT危機”。首先是,被并購前三洋電機公司即著手開展了除白色家電外的業務整合事宜,位于鳥取市的三洋電機CE則承擔起統領公司各事業部業務合并重組的職能。其次,并購消息公布后,三洋電機撤出白電市場的傳言并未隨之平息,相反“傳言成真”的可能性卻越來越大。再者,盡管該公司首腦自信滿滿地宣稱:“增長性商品在提高經營資源配效益方面的積極效果終于顯現”,但是,Panasonic公司總裁大坪文雄至今未就三洋白電的去留問題作出明確表態,則使得三洋白電仍處于命懸一線的邊緣。
該名業內人士表示:“我們關注的是,三洋白電時隔9年終復活,會否對兩公司重復業務的整合重組產生一定的影響?以及此前的三洋白電是否真的處于休克性假死的狀態,而此次是否是‘絕地而后生’的真復活?這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檢驗,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
“同時,從三洋電機中國的發展軌跡來看,與松下、夏普等相比,三洋更像一個技術貿易公司而并非家電生產巨頭。這一點與其在日本從單純的制造型企業轉型家電設計研發、太陽能應用等研發型科技企業較為類似。因此,單純依據財務性指標評判其制造業務,而忽視其研發業務延期性回報,顯然有失客觀。”他說。
他最后表示:“這一判斷標準同樣適用于日本家電制造業。因為英國、美國、德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去制造化轉型技術貿易強國的事實證明,擴大并積累科技知識產權等智識財富才是由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日本只不過晚了半步,剛剛踏上征途而已。”
推薦閱讀
多年來掙扎于虧損和保牌之間的京東方,仍在液晶面板制造領域傾力拉抬生產規模:繼去年6月定向增發募資120億元投向6代線項目后,京東方A再次“獅子大張口”,去年底開始又啟動了新一輪的百億募資計劃,這次募資投向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三洋白電回光返照抑或終極復活?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