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3日電 題:諾基亞與蘋果:專利交鋒的背后
新華社記者周文林
兩大手機巨頭諾基亞和蘋果公司自去年10月以來圍繞專利問題公開化的較量繼續在新年里上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手機行業巨頭在移動互聯大趨勢之下對未來市場制高點的競爭。而對國產手機品牌來說,如何從這場較量中汲取經驗,在獲得市場主動的同時,避免因專利糾紛遭遇發展障礙,是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兩手機巨頭針鋒相對
進入新年,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諾基亞和另一家深具影響力的手機制造商美國蘋果公司的專利紛爭毫無減緩跡象。據相關報道,蘋果公司1月份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了對諾基亞的訴訟,這已是諾基亞和蘋果自去年以來圍繞專利問題第3回合的交手。
據相關資料,早在去年10月,諾基亞即在美國特拉華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狀告蘋果自2007年以來各款iPhone侵犯了其10項專利。其后,諾基亞又發起了兩次針對蘋果涉嫌專利侵權的起訴。面對諾基亞的指控,蘋果公司絲毫沒有妥協。去年12月,蘋果發起反訴,指控諾基亞侵犯其13項專利。而在今年1月份,蘋果也發起了2次對諾基亞的訴訟。
但是,短期內顯然很難看到這一爭執的最終獲勝方。據相關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近日宣布將對諾基亞訴訟蘋果專利侵權一案展開正式調查。有業內人士認為,何時做出結論尚無時間表,雖然此類調查一般會在1年半以內結束。
由于新技術融入電子產品的速度加快以及專利授權方面的復雜性,企業涉及專利侵權的概率似乎正在增加。實際上,早在2008年3月,《巴倫周刊》就發布了一篇名為《蘋果面臨專利訴訟風險》的文章。文章指出,蘋果公司過去幾年涉及知識產權訴訟案的數量逐步增多,值得重視。似乎可以說,蘋果公司向智能手機市場進軍的行動只會讓它面臨更多的司法戰爭。文章指出,iPod和iPhone等高端產品的成功似乎更容易吸引專利訴訟,原因是針對它們的訴訟更加有利可圖。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律師確保能捍衛蘋果公司來之不易的利潤,股東才能感到安心。
兩家公司在專利方面的較量,在中國市場并未引起明顯反應。諾基亞中國公司負責媒體關系的王巖女士表示,公司沒有針對近期與蘋果公司專利訴訟方面的材料和信息。與此類似,蘋果在華公關公司的一位女士也表示,沒有接到來自蘋果公司的相關材料。
專利之爭的背后
相關資料顯示,蘋果第一代iPhone手機于2007年面市。有業內觀點認為,諾基亞在iPhone手機上市銷售這么長時間后才提起訴訟,一個主要原因是,蘋果目前在手機出貨量方面雖低于諾基亞,但蘋果iPhone部門在2009年第三季度獲利超過了諾基亞,而這對諾基亞構成了現實的威脅。
毫無疑問,在智能手機市場,諾基亞確實面臨著蘋果公司和RIM公司的激烈競爭。法新社在一篇報道中指出,雖然諾基亞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但由于其智能手機使用的Symbian操作系統較過時,許多用戶更愿使用iPhone和黑莓手機,后二者被認為有更強大的易用性。
但兩大手機巨頭的專利之爭或許有更復雜的原因。與此前業界普遍預計諾基亞在智能手機領域份額將減少的情況相反,諾基亞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諾基亞去年第四季度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全球份額從前一個季度的約35%上升到約40%。“諾基亞成功地提升了其在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而這一直是諾基亞的弱項。”分析師拉里奧說。
諾基亞CEO康培凱預計,2010年全球手機銷量將增長10%。他表示諾基亞今年將保持市場份額,屆時全球每10部手機中將有4部產自諾基亞。
或許導致諾基亞不安的并非是目前的市場份額,而是蘋果在移動互聯大背景下表現出的巨大潛力。根據法新社1月19日的報道,僅在1月份,用戶從蘋果在線商店下載的付費應用就達30億次。該報道引用知名國際分析機構Gartner的分析認為,去年一年,全球從蘋果公司下載智能手機程序的總量占所有智能手機軟件下載量的99.4%。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諾基亞早在2007年就提出將轉型為一家專注于增值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在2009年底諾基亞中國開發伙伴峰會上,諾基亞全球副總裁鄧元鋆再次明確表示:“諾基亞今后不再只是一家手機制造公司,而要轉型為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將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掌上的移動互聯網服務。”作為對這一戰略的直接體現,諾基亞在去年9月首次推出了上網本產品Booklet 3G。
而蘋果公司瞄準移動互聯的動作絲毫不猶豫。在今年1月18日,廣受業界關注的蘋果iPad面世。業內普遍認為,這款產品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機和電腦之間,其功能比手機更強大,將形成對上網本的現實威脅。
或許這才是二者圍繞手機專利較量的深層次原因,即在移動互聯時代到來的大趨勢之下,依靠專利技術來占領這一新興市場的制高點,遏制對手,獲得新的市場優勢。
對國產品牌的啟示
業內有觀點認為,諾基亞和蘋果最終或許將取得和解。不過,不論此番兩大手機巨頭專利之爭如何了結,都會對國產手機行業和品牌的未來發展帶來有益啟示。
此次兩大手機巨頭較量的核心武器都是專利,而專利的較量或許將更加頻繁。最新的消息是,摩托羅拉近日也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訴訟,指控制造黑莓手機的RIM公司侵犯了其5項專利。
而在專利方面,包括手機、DVD、MP3、MP4以及數字電視等在內,國內很多行業都有過切膚之痛。在2007年德國漢諾威CeBIT展會期間,由于被Sisvel公司指責涉嫌專利侵權,華旗“愛國者”展品被德國海關查扣。雖然事后得到澄清,但此事凸顯專利問題已成中國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大做強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而此次兩大巨頭之爭,再次強化了對這一問題重視的價值和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日前表示,在利潤率更高的3G市場上,尤其是WCDMA制式上,基本是國際品牌的天下,國內廠商很難切入,其主要原因在于專利門檻。他表示,WCDMA專利費用累計將超過手機價格的25%。相關信息顯示,諾基亞、愛立信、高通、西門子四個公司擁有80%以上WCDMA的專利。
聯想移動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諾基亞和蘋果的專利之爭,反映的是蘋果特別是iPhone的出現,對以諾基亞為首的傳統手機行業形成巨大沖擊后相應手機企業的反擊。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與諾基亞針對產品設計、通信技術的阻擊不同,Android的出現帶動了手機行業的又一波浪潮,開放的平臺使得這一陣營迅速擴大。這對于包括諸多國產品牌在內的手機廠商都帶來了發展良機,可以通過開放的特質迅速實現與iPhone的分庭抗禮,但效仿者如何轉化為領先者依然是一個需要探索的課題。
推薦閱讀
在著名家電專家劉步塵看來,簽訂獨銷協議是家電制造商的無奈之舉。所謂獨家交易協議就是指供應商同意在特定的地區內僅向銷售商獨家銷售商品,或者銷售商同意只從供應商購買用于轉售的一類商品,或者雙方當事人相互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諾基亞與蘋果專利交鋒新年內繼續上演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