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為期一年的家電以舊換新試點行將告一段落。不過時至今日,家電以舊換新操作系統業已關閉,該項政策的升級版本尚未公布于眾。因此,也使人產生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或將出現“斷層”的擔憂。
不過在筆者看來,去年12月9日,國務院第91次常務會議決定,2010年5月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結束后,繼續實施這項政策,并在具有拆解能力等條件的地區推廣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結束后,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斷層期,但為時不會太長,更不會出現長時間“斷流”的現象。
事由有三:
首先,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并非一項簡單的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時效性”政策。而是為了去年2月25日正式頒布,201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提前部署的一項“長效”政策。
相對于家電下鄉等政策三環節性(生產-流通-消費)而言,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建構的是一個從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的市場閉環,資源循環體系,涉及到逆向物流、靜脈產業、環保科技、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綠色生產&采購體系等多個新領域、新課題的系統性工程。同時,從政府層面而言,涉及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環保部以及工商、稅務、質檢等中央及各地方的多個部委、部門。
更重要的是,為避免資源重置浪費以及最大程度上降低拆解再利用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保護的雙重目標,家電以舊換新試點政策對各地拆解能力、回收體系等條件的要求極高。而這一方面在各地事實存在的不平衡,不均衡問題,仍舊非常突出。因此,又衍生出回收體系、拆解體系的跨省(地區)合作的問題以及運費補貼標準合理調節等多項問題。
類似的問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9省市試點初期也曾出現。原計劃6月1日正式實施的該項試點政策,直至8月初方正式啟動。
雖然早在今年3月12日,商務部商貿服務管理司便在北京召開了家電以舊換新擴大實施范圍申報工作會議,并就相關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要求有關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在符合有關條件和要求的基礎上,積極會同當地有關部門抓緊申報,做好前期工作。今年5月6日,11日-12日商務部又分別在北京、青島,召開了商務部、環保部家電以舊換新試點工作座談會及培訓會議。但是,作為一項長效政策,新機補貼標準、舊機折價標準、運費補貼標準、拆解補貼標準以及產品補貼范圍(是否擴大到手機、數碼相機等小型電子、電器)、地區試點范圍、實施期限、各地準備的進展情況、試點政策效果評估及擴大政策的預期等等,均對時間、周密性、聯動性及協作性的要求較高。
故而,筆者認為,家電以舊換新擴大實施的工作,宜穩不宜急,在久不在快。政府、企業、消費者均需調整心態,平靜對待現階段出現的“斷層”問題。
第二,也不需要擔心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斷流問題。無論是試點結束甚至擴大實施范圍政策也會有一定的期限性,但是作為一項惠民利國的發展政策,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必將不斷升級,不斷進化,最終成為我國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型社會的一項基本政策。
今年2月5日,商務部姜增偉副部長講話中明確指出了,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六大實施成效。
具體而言,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方面。9省市5大類新家電銷售占同市場、同類比銷售額的近1/3,占同市場全部家電總銷售額的1/5,起到了有效拉動國內需求,搞活流通的顯著杠桿效果。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家電行業有個好笑的現象:比如現在都在提倡低碳,那一定就能看到滿眼的“低碳家電”,再比如3D盛行,電視機企業就毫無疑問的瘋狂投身于3D顯示,時間再往前推推,還有去年一窩蜂扎堆的互聯網電視和可勁燒錢的面板項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如何看待家電以舊換新斷層問題?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8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