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行業之一,從產業規模到技術趨勢,2010年的彩電行業可以說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快車道。互聯網電視、LED電視、3D電視、智能電視等層出不窮的新產品,從硬件上得到更好改觀,從內容形式上形成突破,用戶的感官體驗正進行著一場革命。彩電也即將從一個簡單的播放電視的盒子,變身為互聯網家庭娛樂媒體終端。
在全球經濟轉型升級的進程中,中國創造能否崛起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挑戰!對于期盼機遇的中國企業來說,這不啻為一個契機。產業轉型期意味著企業格局的重新整飭,意味著后來者對領先者的超越,更意味著市場對新的領導者的呼喚。中國企業能否追上日韓,甚至趕超日韓,是未來5年電子信息產業中最具沖擊力的現象之一。
然而,機遇固然誘人,但是一個產業的轉型期,同樣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期。意味著后進者被淘汰、意味著既有市場被對手爭奪、甚至更意味著企業的生死興衰!機遇從來只給有準備的企業,那么中國彩電企業,準備好了嗎?
三個創新決定命運
面對日韓強勁的競爭,于中國彩電企業而言,從制造到創造是唯一的趕超之路。筆者認為,三大技術創新領域將直接決定企業命運。
首先是彩電產業鏈的核心部件。任何一個產業的命脈都必然是其核心部件,例如CPU之于計算機,而液晶電視領域便是液晶面板。擁有核心部件技術的公司,總能在一個產業最蓬勃的時候分享到最大的利潤,而在危機到來時,也能最大限度的把握住自身的命運。
其次是彩電產品標準化創新。一流的公司作標準,這句話絕對是至理名言,例如Windows對操作系統的壟斷。當產品成為標準,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人都將為之消費而買單。
其三是能夠讓彩電結合時尚應用的技術創新。如今的技術創新很多都是基于應用層面,很大眾,也很時尚,例如Iphone、Ipad、Imac、Ibook在全球掛起一陣蘋果風暴。當創新和時尚應用結合一體,技術就擁有了被增值的理由。
只有創新才能成功
中國企業歷來精于復制、精于模仿、精于再創新,以低成本和規模化奠定市場勝局,但是在如今這個時代,不主動創新就是被動,就是自尋死路;能主動創造,就必然能獲得市場的青睞。
以TCL為例,2009年液晶電視銷售全球第七的成績,堪稱國內翹楚,率先推出互聯網電視更是有勇氣、敢創新的體現。面對日韓對手把持高世代面板生產,掌握中國彩電行業命脈的不利現狀,TCL在2009年底宣布與深超合作,,啟動國內第一條以自主創新為主要發展思路的液晶面板8.5代線項目,并提出了清晰的液晶產業鏈發展戰略。該項目總投資245億,正式投產后將帶動上下游形成一個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顯示產業。中國本土企業將產業鏈條向上延伸至核心部件領域,完成新型平板電視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從整體上提升中國彩電企業的競爭實力。TCL也成為國內唯一擁有液晶面板、液晶模組、整機組裝等完整產業鏈的彩電企業。
TCL不僅有清晰的更擁有液晶核心部件技術規模化和產業化的前端制造能力,其率先推出的互聯網電視,已經成為當下消費者購買液晶電視的標配;其全球率先商用的3D電視技術,已經成為下一代電視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而隨著大片《阿凡達》的火熱播出,隨著即將上映的馮小剛新片《唐山大地震》,3D技術電視也將再掀波瀾。
市場總會以業績來回饋,TCL已然走在正確的路上。可惜的是,敢于創新的企業還不夠多,有勇氣直面競爭的企業還很少。在這里,筆者要大聲呼吁:創新價值無限,中國彩電企業不應坐失良機!
推薦閱讀
消費者與蘋果沒有血緣關系,有的也只是好奇、興趣及使用的習慣。 蘋果公司并沒有想到一個天線的事情會鬧得這么大。 事情起初只是少數用戶抱怨信號接收問題,但蘋果卻選擇了逃避,先是淡化信號接收問題,隨后便保持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新價值無限,中國彩電行業莫錯失良機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