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騰訊科技發布了一則消息,《比亞迪內部人士證實將生產電視》,早些時候就有消息稱比亞迪要進軍家電市場,但是從何處入手一直是個謎。內部人員稱,電器部門目前尚處在封閉運營狀態,相關信息很快就會對外公布。看來懸念很快便會揭曉!
如果說這個內部人員說的屬實,那么比亞迪很有可能從電視這個突破口進軍家電業。那么相信所有人和筆者都會有這樣疑問,假如比亞迪真的產電視了,您會買嗎?我們先來看看各方對比亞迪進軍家電產業的猜想。
●各方對比亞迪進軍家電產業的猜想
反對
搜狐財經:比亞迪進軍家電勝算幾何?
在社會分工日益明細的今天,試圖通吃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假如比亞迪做家電的沖動尚未付諸行動,我給出的建議是:“立即住手!”
近日,業界瘋傳比亞迪即將進入家電制造領域。比亞迪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使用了這樣的表達方式:“按照企業一貫的做法,應該是定下來了。”這等于承認傳言是真。
但是,比亞迪做家電并不被業界看好。如今,家電產業早已進入微利時代,選擇進入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近年來,全球家電產業呈現出明顯的“退潮”之勢,美國的美泰、法國的湯姆遜、德國的施奈德等老牌家電企業,均已退出制造領域;日本家電企業如東芝、日立、NEC、富士通、先鋒等亦紛紛收縮戰線;中國品牌如上廣電、新科、夏新、春蘭、熊貓等,要么退出市場,要么尋求轉型。這個時候,比亞迪選擇進入家電領域,大有不識時務的意味。
2005年以來,除了少數本土IT企業尚存家電沖動之外,國外企業已無一例進入。以液晶電視為例,新進入的IT兵團如方正、清華同方等,無一有上好表現,大多徘徊在主流品牌大門之外。真正獨領彩電風騷者,依然是幾個傳統品牌。
對于業界質疑,比亞迪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年我們進軍汽車行業,市場也普遍不看好,但事實證明,我們做得很好。”比亞迪將汽車自信移植到家電產業,以為能做好汽車就一定能做好家電,顯然是對家電產業現狀及趨勢不了解的結果。
首先,現在的家電產業環境和當年比亞迪進軍汽車行業完全不同。現在的家電行業早已進入微利時代,除了空調產業尚有較為可觀盈利之外,其他家電產品均已利比紙薄。2000年之前,彩電企業年盈利動輒超20億元,現在一年能賺5億元已相當了不起。
其次,能做好汽車,不一定能做好家電,二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性。比亞迪很難將汽車品牌優勢(姑且認為比亞迪擁有汽車品牌優勢)延伸至家電領域。這方面,有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海爾彩電。海爾被譽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但我們發現,海爾在白電上的優勢至今未能延伸至彩電產品,雖然海爾洗衣機、冰箱、空調產品均有上佳表現,但海爾彩電至今不得不屈居于第二軍團,無法與三星、夏普、海信、創維等品牌較量。如果海爾相關多元化都不能實現品牌延伸,比亞迪憑什么能實現跨界多元化的品牌延伸?
因此,比亞迪做家電絕對屬于非理性決策,這與當年長虹執意進入等離子面板有相似之處。而如今,等離子面板已成為長虹想丟卻丟不掉的“粘手山芋”——當然,如果比亞迪做的是車載家電,比如車載冰箱、DVD、音響、車載液晶電視等,還是有一定機會的。
支持
《消費電子周刊》:比亞迪造家電值得放手一搏
日前,坊間甫一傳出“比亞迪欲從汽車進軍家電領域”消息后,便招來眾多家電行業內部人士和行業觀察家們的一致看衰。日前,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胡左浩教授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判斷一家企業進軍新領域有沒有機會,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是,新進入的產業有沒有機會和空間;二是,企業對于資源的整合能力。
當前,我國家電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步入成熟期,胡左浩分析指出,當前家電業已具備成功所應該具備的五大基本要素:一是,消費者認可的大品牌、企業發展的大規模;二是對于市場網絡的渠道覆蓋面;三是企業的技術升級創新能力,特別是在一些關鍵而核心的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四是企業對于行業的整合能力,雖然目前國內家電市場格局基本形成,但并未固化,還在動態整理中。五是家電業還存在著大量的市場機會和空間,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數量、規模、增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間,而且中國是一個梯度市場,因此對于企業這就意味著機會。
對于此次比亞迪選擇進入家電領域,胡左浩認為,這并非是從汽車進入家電,而是從IT進入家電,最終比亞迪建立了以IT為圓點、多元化擴張的格局。
就比亞迪進軍家電業的前景和發展,胡左浩認為,家電市場的巨大機會,特別是梯度市場為行業新進入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而比亞迪此前在IT、汽車等領域所展現出來的資源整合能力也有望在家電業復制。
不過,對于比亞迪進軍家電的切入方式,胡左浩提出了兩點意見:一是要明確戰略進入方式,可以借助前期在IT,特別是電池等部件上的優勢,進入家電的核心部件領域,從產業鏈的最上游做起,聯合國內家電整機制造商共同突破一些原先只有依賴進口的核心零部件。二是通過自有的管理能力和資金實力,以兼并和收購市場上現有大企業的方式,走輕資產經營的道路。
不過,對于比亞迪在家電領域能否繼續復制汽車行業的發展神話,胡左浩認為,尚有待時間考驗。不過,胡左浩也提醒,目前家電業的退出成本已經很高,行業門檻也在逐步提升。這會給企業的發展增加不小的難度。
對于今天的比亞迪而言,專注于汽車制造,并力爭把電動汽車做好,可能才是第一要務。實際上,我們今天也不能說比亞迪汽車已經取得成功,至少在業界看來,比亞迪尚不具備獨立的汽車設計能力,而且做的基本上都是低端產品。在尚未建立汽車產業絕對優勢之前,切勿匆忙向家電領域延伸。實際上,在社會分工日益明細的今天,試圖通吃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假如比亞迪做家電的沖動尚未付諸行動,我給出的建議是:“立即住手!”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日本權威財經雜志《鉆石周刊》6月1日刊登了該雜志編輯部作家,行業分析專家片田江康南先生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山田電機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表雖然已經確定,但是要實現首年度盈利的目標,則是一件充滿變數的事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比亞迪若生產電視產品了 您會買嗎?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