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池到電子產品代工,到汽車,再到家電,這其中暗藏著比亞迪的發展邏輯。
就像當初毫無征兆地從IT圈“混”進了距離十萬八千里的汽車圈,比亞迪又一次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混”進表面看似毫不相干的家電圈。成就了“汽車神話”的比亞迪還能再造就另一個神話嗎?
8 月初,從比亞迪(1211.HK)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公司下調2010年汽車銷售目標25%,由原來的80萬輛降至60萬輛,受此消息影響,比亞迪當日股價下跌3%。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令比亞迪的快速增長計劃破滅了。這讓人們對比亞迪此前放出“做家電”的風聲產生質疑:在汽車增長未能達到預期的情況下,難道比亞迪試圖通過多元化擴張的路徑達到公司的快速增長?對這一事件爭議最大的地方是,在比亞迪和家電之間似乎沒有找到相關性,而且比亞迪當家人王傳福5月份剛剛表示,公司未來的三大業務是儲能電站、電動車和太陽能計劃,而家電很難在此中間找到位置。
不過,王傳福做事往往會出乎意料,此次做家電也絕非沖動之舉,這里暗藏著比亞迪式的發展邏輯。雖然直到今天比亞迪方面并沒有對“做家電”一事,做出正式的官方回應。但與人創新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姜任飛肯定地說,“年初我們去比亞迪作調研的時候,就已經聽比亞迪的人說今年即將進入家電領域,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這才是比亞迪做家電的關鍵所在——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的延展
眾所周知,中國家電產業唯一被人所詬病的就是缺乏核心技術,從彩電、空調、冰箱到洗衣機,莫不如此。比如中國彩電因缺乏液晶面板,經常處于被動地位,當中國彩電開始布局液晶面板時,發現在新一代顯示技術上又開始落后了。人們一貫認為,白色家電產品(空調、冰箱、洗衣機)的技術更替平穩,因此中國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要優于彩電業。但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的一句話還是道出了中國家電目前的困境,“中國家電在變頻技術以及高效節能技術領域,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看似不遠其實很遠。”
巧合的是,比亞迪號稱掌握的核心技術正是在變頻節能領域。去年底,比亞迪自主研發的IGBT芯片順利組裝成IGBT模塊,并成功開始電動汽車臺架測試。IGBT 是個什么東西呢?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功率器件技術演變的最新產品,被廣泛地應用在汽車、家用電器、工業設備等多個領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降低能耗,比如用在電視機上可節電90%。IGBT模塊也是變頻空調的核心部件,而變頻空調比定頻空調節電30%-40%。不過,到目前為止,國內市場所需的高端IGBT器件主要掌握在英飛凌、三菱、ABB、富士等外資巨頭手中。
如果說對于彩電業來說,IGBT只是一個節能的小器件,但對于變頻空調來說卻是地地道道的核心技術。據了解,比亞迪涉足家電業所選擇的第一個產品便是變頻空調,并已經成立了相關部門。同時,比亞迪做變頻空調也有著龐大的市場空間,變頻空調是最近兩年才開始出現暴發性增長,其占中國全部空調銷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10%已經提升至目前的26%。另一個值得參考的數據是,變頻空調在日本普及率高達97%、法國高達90%、西班牙45%、意大利40%。
說到這里,邏輯已經十分清晰。比亞迪并不是像業界所猜測的那樣,毫無來由地做家電,也并不是與其現有業務毫無關聯性,至少IGBT事業部已經存在了4年。由IGBT拓展下去,比亞迪將不只是做變頻空調,可能還會做洗衣機、冰箱等等,因為消費電子產品都要使用IGBT模塊。回想比亞迪從做電池到做手機再到其他電子產品,不就是完全類似的延展嗎?隨后又憑借在電池上的核心技術(鐵電池),拓展到電動車領域。未來涉足的儲能電站和太陽能計劃,同樣也是由于完成了關鍵技術的布局,比如電池技術、IGBT模塊。
比亞迪做家電,走的仍然是技術驅動的路線。事實上,這對于中國家電業是十分急需的,他們更擅長于用市場營銷來推動企業的發展。根據市場需求來生產產品,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推動力,這就好像一個人缺了一條腿一樣。
中國家電企業一直都缺乏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能力,缺乏對市場需求的引導能力,比亞迪的進入,或許真的能帶來一些新的發展模式。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記得2009年黃金周“價格戰役”中,受國產品牌平板電視降價影響,夏普、三星等外資巨頭也拋出了各自的殺手锏,三星電子以高端的LED電視搶占高端市場,而夏普、松下等日本企業則主要采取了價格戰。不過遺憾的是,外資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比亞迪做家電是何邏輯:代工的合理擴張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