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電企業再次曝出集體紛紛進軍房地產。海爾、海信等家電業巨頭集體亮相青島房交會;TCL大舉進軍地產,8月初與萬通簽訂協議,加強在工業地產領域的合作;而格力地產早在多年就已經功成名就。這些“家電系”地產公司的出現,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當眾人紛紛將目光質疑家電企業進軍房地產事件,都認為是房地產行業的高利潤,誘使了家電企業“不務正業”。不過,筆者卻不這樣認為, 房價一路上漲,使得房地產開發企業獲利豐厚,確實令利潤日益趨低的家電制造企業垂涎不已。但究其根本,家電企業紛紛掘金房地產市場,其背后原因是家電行業日漸惡化的投資環境:“例如產品原料成本不斷飆升,家電制造業的毛利潤在逐年下滑,投資與回報不成正比等等問題因擾,才促使家電企業‘窮者思變’”。
而相同的資金實力,相同的營銷能力,相同的經營水平,甚至這三種能力都比家電企業還弱,但得出的結果卻不一樣。這種現實情況,就是家電企業尋求機會進行突破的“主導原因”。
例如空調霸主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9.57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73億元,盡管這兩項指標同比皆有超過20%的增幅,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讓利消費者的銷售政策影響,格力電器的營業利潤同比下降了43.37%,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5.47%,也下跌至16.07%。同期,格力地產的凈利潤則是同比大增逾7倍。格力地產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利潤總額為1.38億元,凈利潤1.04億元,同比大增766.49%,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上漲260%。
綜上分析,一般制造業利潤在3%~5%,開發收回成本至少3年~5年,而房地產利潤至少在10%以上,3年左右就有回報,在這樣嚴峻形勢的逼迫下,家電企業不得不進入地產等利潤更為豐厚的行業,以此作為平衡投資或者彌補主業一條投資渠道。企業的存在必須要建立在企業發展基礎上,而企業發展靠的是企業贏利;企業贏利的基體是企業經營。只有當企業能擁有持續贏利的經營行為,這種企業才是良性的。雖然在企業經營中,會出現一些投資或者投機行為,但只要做到不要“撿芝麻丟西瓜”就可。
推薦閱讀
十一長假即將來臨,家電市場的銷售旺季也即將到來,3D電視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之一。3D電視,顧名思義,要有3D片源才能盡顯其價值,但是目前來說,3D片源可謂寥寥無幾,“無內容可看”成為產業發展一大瓶頸。況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家電企業進軍房地產并非不務正業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