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日前,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組織制定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一批)》(以下簡稱《目錄》),且《目錄》將于2011年11月起生效。該《目錄》的生效,預示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付諸實踐,同時意味著廢舊家電處理收費時代到來。如果該《條例》一旦實施,對濱州的家電廠商及家電回收行業影響幾何,消費者又是怎么看待“廢舊家電處理不再免費?”記者對此進行深入調查采訪。
回收家電店主:對生意影響不大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黃河五路與渤海九路交叉路口附近的濱州華盛家電制冷精修店,程經理表示,他從事家電維修回收生意多年,對濱州的家電回收行業也比較了解。像他這種家電回收的小店,整個濱州城區將近20家,不過大都面向的是外來打工人群,濱州大批量的家電回收企業還沒有。“大的家電回收企業,直接將大批量的舊家電送往政府指定的拆解中心,價格比較透明,沒什么利潤可言,都是以政府補貼為主。”程經理向記者透露稱,《條例》如果實施,對大型家電回收企業來說,肯定會有影響。“原有政府的補貼,再加上家電生產廠家所繳納廢棄家電的處理費用,給這種企業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程經理說。
在新興市場的家電回收專區,多名店主稱,盡管今年物價漲了許多,但家電回收的價格基本保持持平,因為家電回收牽扯著對其成色上的判斷,其價格上也不會相差太多。《條例》的付諸實踐,只能說對家電回收行業有所帶動,但對于小型家電回收店鋪來說,面向的只是一部分外來人員,并非大型的拆解中心,所以暫不會影響到小型家電回收店鋪的生意。
銷售廠商:對行業發展“喜憂參半”
記者了解到,一些外地的大型家電回收企業或拆解公司,多與一些家電賣場長期保持著“供貨”聯系,這也意味著家電賣場大批回收家電,成為家電回收鏈條中的重要環節。
采訪中,記者來到位于黃河五路的一家家電賣場,記者注意到,商場銷售的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視機等家電,均可享受“以舊換新”補貼,自去年6月開始試點后,購買家電使用“以舊換新”的消費者日益增多。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產品范圍的品種有:電視機、冰箱(含冰柜)、洗衣機、空調、電腦等5類。補貼上限為:電視機400元/臺,冰箱(含冰柜)300元/臺,洗衣機250元/臺,空調350元/臺,電腦400元/臺。
而對于《條例》中的第七條這樣規定,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賣場的多數銷售人員表示,他們對具體的規定不了解,只是負責銷售,或按國家規定的品種和價格來進行以舊換新,補貼的錢屬于國家財政出錢,換來的舊家電,會送到指定的回收拆解企業,也都是按國家規定來的。“如果《條例》一旦實施,家電生產廠家一定會將多繳納的這部分費用,體現在家電的出廠價上,將成本轉嫁在消費者身上。”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過程中,由于運費、人工費等費用的上漲,作為回收、拆解舊家電的企業從中得到的利潤非常低,主要是靠國家財政給予補貼。
一旦《條例》付諸實施,國家對回收企業有了專項資金補償,那無疑對舊家電處理企業來說,是個值得慶幸的好消息。而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多付出的這部分費用就會體現在產品的出廠價上,也就等于轉移到了消費者的身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家電的銷售量。
消費者多持觀望態度
前來購買家電的部分市民表示,他們也從網絡上看到了這則消息,如果廢舊家電處理不再免費,少數人擔心目前閑置在家中的廢舊家電,以后再出售時會掏腰包。而多數市民認為,《條例》何時實施還未確定,所以暫不會將家中的舊家電集中出售,他們更多的持觀望的態度。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條例》的實施,各方看點都有,不過從大的方向看,廢舊家電處理不再免費,會帶動家電回收行業的向前發展,加速家電行業的拆解和回收。甚至到以后在家電出廠時,就會考慮到日后的拆解等問題,讓后期的事情前期做了預想和設計,對減少企業成本和保護環境,起到促進作用。
推薦閱讀
對具有壟斷優勢的消費品,關稅征收著重點在于防止走私導致總體利益流失,既不涉及產業的保護問題,也不涉及行業的就業崗位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利益應該前移。 海關總署日前對商務部關于ipad關稅問題的異議作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廢棄家電處理不再免費帶動行業向前發展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