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流逝,國內的手機業務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塊蠻荒之地。摩托羅拉這個曾經的移動電話巨人的“光輝形象”在人們心目中也開始發生改變。即使接受了谷歌開發的開源代碼操作系統Android,摩托羅拉除喪失了太多的市場機會以外,或許也很難讓自己與眾不同。
1936年,戰爭的陰霾籠罩著整個歐洲。高爾文(摩托羅拉創始人)一家來到歐洲進行為期6個星期的旅行。在別人的恐慌中,高爾文卻感受到了濃濃的商機。二戰爆發后,摩托羅拉研制的手持無線電話被廣泛應用于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
這只是摩托羅拉輝煌歷史的一部分。作為最早進入國內的手機廠商,摩托羅拉的“大哥大”和BP機是很多人的集體記憶。當手機進入2G時代后,摩托羅拉仍然受到人們的推崇,但再后來,摩托羅拉就顯得氣喘吁吁了,先是被諾基亞輕松超越,然后又被韓國廠商三星和LG趕上,市場份額也一路下滑。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個曾經的移動電話巨人的“光輝形象”在人們心目中也開始發生改變。“戰略失誤”、“大企業病”等貶義詞開始頻頻用在形容摩托羅拉的現況上,82年的漫長歲月已成明日黃花,那個耀眼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拆分是最好的選擇嗎
也許是痛定思痛,摩托羅拉大中華區總裁孟樸近日告訴記者,中國區分拆工作已經準備好,自己將出任摩托羅拉移動技術(中國)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孟樸稱,摩托羅拉今年在中國推出了19款Andriod手機,明年計劃推出手機數量不低于今年。“再用三年時間,摩托羅拉有望重新回到全球前三的位置上。”
對此,IT評論人士毛啟盈對本網記者分析,“三年時間”的言論是刻舟求劍。除國外其它廠商,國內市場目前已經是國產手機的天下了,聯想、酷派以及臺灣的企業都在迅速發展。蘋果已經是立體化的移動互聯網,手機業務已經落伍了。單純依靠賣終端是無法贏利的。毛啟盈表示并不看好摩托羅拉未來的發展:“起步晚,方向也錯了。守株待兔式的盈利也不會持續,摩托羅拉靠什么進入前三?沒有自己定位的企業,就拿別人的前途來賭博。所以,總是懷舊讓他不斷落伍。”
“網絡和企業移動業務將卸下歷史包袱,無需再為困境中的手機業務提供資助。”摩托羅拉一位高管說。通信行業經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不同階段,分拆已是大勢所趨。“摩托羅拉顯然并沒有能夠充分利用和整合兩個業務領域的互補性,”電信專家付亮認為,“拆分其實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但毛啟盈則認為,摩托羅拉此舉看似符合中國互聯網發展趨勢,但是對其品牌沒有促進作用。同樣作為電信廠商,愛立信為何不分拆?摩托羅拉近年缺乏創新和變化,尤其跟不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分拆其實是錯誤的舉動。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綠色電熱水器、綠色電冰箱、綠色洗衣機……在中國的許多家電商場,以倡導“環保、節能、低碳”為理念的“綠色”字樣隨處可見。“綠色家電”受到追捧,折射出中國百姓消費觀念發生變化。 在內陸西部省份貴州,貴陽國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摩托羅拉鬧分拆 重回全球前三恐成奢望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