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 國際報道:蘋果iPad和iPhone產品熱銷的背后是創造了數十萬個制造工作崗位,但主要是海外崗位。iPad和iPhone能否在美國創造更多制造業崗位,解決居高不下的失業問題?
PC已迅速超越筆記本領域,蘋果就是最好示例,iPad和iPhone需求激增促使蘋果迅速轉向新的芯片生態系統溫床——亞洲。盡管惠普和戴爾在PC界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主要是以英特爾為中心的PC廠商,而蘋果則演變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廠商,在海外構建了一個非英特爾制造生態系統替代方案。
那么,象蘋果之類的美國科技公司能否維系美國的芯片制造業?帶著這一問題,CNET記者最近在斯坦福大學旁聽了由英特爾前CEO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的授課內容,并與杜克大學普拉特工學院企業與研究商業化中心的研究主管衛維克·維德瓦(Vivek Wadhwa)進行了交流。
鑒于平板電腦和高端智能手機使芯片制造走出美國、不再依賴PC芯片巨頭英特爾。如果技術要求大致相同,企業自身生產芯片、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是否一個可行性方案?
以美光科技為例,美光科技與英特爾組建閃存芯片合資企業,上世紀80年代,日本芯片廠商獲得該公司大量DRAM業務后,美光科技目前仍然充滿活力。
東芝因蘋果而成為一家強大的閃存芯片公司。迄今為止,iPhone和iPad使用的閃存大都由東芝供貨。值得一提的是,蘋果于2009年公開表示已取消一筆由東芝供閃存的價值5億美元的交易。
新版MacBook Air筆記本中采用的閃存容量為64GB、128GB和256GB。11.6英寸MacBook Air使用的是東芝生產的64GB固態硬盤。
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提供的成本分析顯示,iPad和iPhone中使用的閃存在原材料中所占成本比例最高。閃存廠商美光科技和英特爾能否因蘋果成功而獲得一杯羹,這是蘋果的商業決策,但如果亞洲閃存入駐蘋果產品的趨勢繼續上演,美光科技和英特爾將坐失良機。
美國制造業集群
格魯夫在斯坦福大學授課內容中關注“產業集群”,分發的教材中對產業集群的描述為“相互關聯的企業、供應商和研究機構在地理區域上的高度集中合作”。公開討論的問題之一為“我們如何將硅谷打造為一個制造技術產業集群?”
針對這一問題,目前還沒有最佳答案。大家認為美國對維系制造業的關注太少,并指出一些主要不利因素,其中包括美國較高的公司稅。隨著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公司稅是一個重要問題,已成為一只控制企業的無形之手。
杜克大學的維德瓦說:“產品巨頭蘋果也應該采用現有美國芯片,如果蘋果能夠從英特爾或美光科技購買閃存將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推薦閱讀
2010年對家電企業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隨著國際經濟的逐漸恢復和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逐步深入,這一切都似乎預示著2010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但是另一政策卻改變了一些企業的預期,甚至是對其進行的致命的一>>>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