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總結過往成績、展望來年前景的文章總是特別多,最近就看到頗有意思的兩篇。一篇是以今年蘋果iPad的市場大熱為依據預測明年平板電腦市場將會出現井噴,另一篇則是有關市場數據統計的,結果和前一篇的樂觀恰恰相反,據稱iPad在國內的行貨銷量居然還不到25萬臺,甚至還沒有國美的飛觸平板電腦賣得好。看到這里,本人不禁也陷入了茫然,這平板電腦市場的前景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iPad不是最成功的平板電腦嗎?怎么在中國市場只賣出這樣的成績呢?
這種矛盾的關鍵在本人身邊不少朋友身上也在上演著,還沒買iPad的朋友們大多對平板電腦興趣濃厚,但已經買了、用了一段時間的朋友中卻有不少人正在失去興趣:“攜帶還是不方便、上網價格有點貴、看書太重了”……諸如此類的論調本人最近時常聽到,至于iPad推出時備受吹捧的隨時隨地上網和電子書功能也被人視為了“雞肋”———“無線上網其實智能手機就能搞定,用不著找到帶iPad啊!至于電子書,4000多元買個iPad就用來看書,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啊?”
這些論調決不能視為吹毛求疵,反而應當看作一種反思。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在全球市場正在掀起熱潮沒錯,但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并不意味著平板電腦在中國現階段的市場具有同樣的商業潛力。在本人看來,平板電腦在國內市場的大紅大紫恐怕是要比海外市場慢上半拍的,起碼說在明年將迎來井噴就很不現實。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目前國人對于電腦類產品的消費的需求仍然處在優先商務兼顧娛樂的狀況,iPad類平板電腦產品的價格如果不能降到和國美飛觸相近的水平,消費者從性價比上考慮還會較為傾向于筆記本電腦而非平板,何況目前上市的平板電腦的商務能力實在過于薄弱,娛樂性能在三四千元價位上也遠遠不能和同等價位的筆記本電腦相比,性價比劣勢明顯;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在上手難度上,平板電腦所采用的操作系統無論是iOS還是Android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都是全新的系統,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而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尤其是對于目前有經濟實力同時購買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消費者來說,年紀偏大,接受新興事物的能力較弱等問題將會延緩平板電腦市場銷量井噴的時間,平板式買回來用的,不會用買了又有什么意義呢?
第三個原因則是應用層面了,目前國內自主的針對平板電腦的應用仍然處在發展初期,游戲、娛樂應用對應的年輕人市場消費能力不足,消費能力強的商務人士在平板電腦上又找不到和他們工作生活結合度較高且易于上手的應用,尤其是本土化的應用,這種應用短板也會對平板電腦在中國市場的走紅產生制肘。
推薦閱讀
雖然從相關統計數據和各企業財報看來,去年中國家電業形勢向好,但是在年前舉行的由人民網主辦的2010中國家電創新高峰論壇上,相關專家指出,全球經濟仍處于高度的動蕩中,中國家電企業如何進行戰略創新和轉型仍是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叫囂平板電腦將出現井噴是個笑話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