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6月3日,我國商務部、財政部、環(huán)保部三部委今日聯(lián)合發(fā)布《家電以舊換新推廣工作方案》,《方案》決定,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推廣實施期暫定為今年6月1日至明年12月31日,將在原9個試點省市基礎上增加19個實施省市。此外,同年7月14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表示必須嚴格廢舊家電回收和拆解企業(yè)的市場準入,堅決杜絕廢舊家電重新流入市場,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可見,家電“以舊換新”這一政策是絕對的“朝陽產業(yè)”,既規(guī)范了家電市場,同時也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
“以舊換新”需要一大批回收、拆解公司來完成處理工作,由于回收處理過程中會有很多有害的物質或元素,這對企業(yè)本身的技術處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國在家電以舊換新、家電回收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面對各種技術性需求以及政策實施的多元性。
廢舊家用電器危機四伏
“家用電器下鄉(xiāng)”、“節(jié)能空調補貼”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以舊換新”便應聲而來。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實施家用電器“以舊換新”政策,以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州和長沙等9省市為試點,安排20億元資金用于家用電器“以舊換新”補貼。按照政策,消費者可獲得新家用電器銷售價格10%的補貼。回收拆解處理企業(yè)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運輸費用也可由政府給與定額補貼,但是具體補貼多少,政策中并沒有講明。
對于長期處于“吃不飽狀態(tài)”的回收拆解企業(yè),“以舊換新”無疑帶來了充足的“糧食”。
數據顯示,我國廢舊家用電器的年報廢量,電視機為500萬臺,電電冰箱為400萬臺,洗衣機為600萬臺,手機則是1000萬部。如果將上述電器并排擺放,大概要從北京擺到紐約去了。如此巨大的待報廢數量,回收企業(yè)又怎會“吃不飽”?
另外,廢舊家用電器中含有多氯聯(lián)苯,對人體有致癌作用。電器中含有的鉛、鎘、水銀等重金屬,如果處理不當,會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嚴重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流向農村市場的二手家用電器大多經過翻新維修,但因內部元件老化,極易導致有害物質泄露,甚至發(fā)生爆炸,對人體構成傷害。
廢舊家電新規(guī)下月實施
旨在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將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明確,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共5類產品將會成為首批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正規(guī)回收拆解的產品。
國家將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回收路上的“延伸責任”
如果用高速公路來形容家用電器產業(yè)鏈,廢舊電器的回收與處理更像是狹窄的變道口。80%以上的家用電器產品在這里遭遇“堵車”。在詳細的換購政策出臺前,心急的家用電器生產商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與第三方廢舊回收企業(yè)聯(lián)手,制造出多種“以舊換新”版本。但對于舊家用電器的去向問題,始終被家用電器生產商所冷落。
康佳推出的“以舊換新”提到了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預約、上門換購”的方式變賣舊家用電器,但是變賣的家用電器送到哪去沒有在活動細則中注明。與康佳相似,海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是和環(huán)保局下面的拆解報廢處聯(lián)絡處理回收舊家用電器,至于哪些企業(yè)接手處理,怎么樣進行處理,海信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中國家用電器協(xié)會一負責人表示,從管理和成本上看,我國廢舊家用電器回收處理的成本比歐洲和日本要低,廢舊家用電器處理廠通過出售經處理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降低成本,但從執(zhí)行上看,建立廢舊家用電器處理體系缺少資金的支持,很難讓生產商和經銷商自覺地投入。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記得2010年的年中,我們討論過為什么不敢網購大件家電的問題。雖然家電網購和傳統(tǒng)賣場相比有著如此眾多的優(yōu)勢:更多的主動權和靈活性,不受營業(yè)時間限制,交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互動性強,而且縮短了供應鏈,減少了各種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