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彩電領軍企業創維的標志性產品E70液晶電視從研發到上市只用了3個月時間。中國彩電業正以“IT速度”進行較量,體現在上游原材料、企業產品研發和配套環節等方面。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認為:“這是一場IT速度的比拼,臺灣的富士康、冠捷等OEM商之所以能獲得最多的手機、PC訂單,就是因為其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而如今在平板電視外包訂單的爭奪中臺灣的代工商同樣強勢,不過大陸彩電廠商在這方面正在迎頭趕上。”
要保證快速的反應,就需要國產彩電企業有穩定的上游材料供應。在保證上游后,采購、研發和營銷的互動也越來越密切,企業整體供應鏈的反應速度也越來越快。
與同行投資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做法不同,創維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完成了對LGD廣州液晶模組工廠的參股,而且就近建設了液晶模組一體化整體生產線,創維用最低的成本基本上率先完成了對液晶電視全產業鏈的布局。加上其與LGD、奇美的全球戰略合作關系,創維在上游面板領域每次都能保證面板的供應。
國產彩電企業除了在每次產業升級時的超前布局外,在行業毛利率整體下降,市場規模增長接近停滯的情況下,誰能在產業鏈整合能力上取得突破則成為其利潤的保證。
現在平板電視行業整體毛利率在15%左右,由于創維擁有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毛利率保持在22%以上。此前組建的“供應鏈管理部”打通產、研、供、銷、采各環節,為創維創造行業內最高的毛利率創造了條件。創維中國營銷中心總經理劉棠枝表示,“創維無論從新品開發速度,還是資金和庫存流轉周期來看都處于行業內最高的水平,而且其成本控制也做到了行業內最佳。其實每款產品能夠獲得超額利潤的周期不超過3個月,而進入平板電視時代每年都要進行大的產品升級,比如說2010年主推LED,2011年就換成了3D電視,這需要我們的供應鏈能力具備IT行業的反應速度。”
推薦閱讀
近期,一組數據讓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是否應該常態化的問題引起關注。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家電以舊換新共帶動消費1211.1億元,今年到目前為止已銷售400億元,在3月3日突破1500億元后,到三月底就超過了1611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我國彩電供應鏈能力應具備IT業反應速度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30/11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