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物理專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院院士歐陽鐘燦(騰訊家電配圖)
騰訊家電訊(喬紅康)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液晶物理專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日前在接受騰訊家電專訪時表示,海外產業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喪失,在全球平板顯示產業中,當今已經形成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三國四地”產業競爭格局。
歐陽鐘燦表示,從全球產業的競爭態勢看,中國大陸市場因龐大需求和增長潛力已成為全球平板顯示企業的競爭焦點。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生產彩電1.2億臺,占全球生產量一半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我國生產電腦2.46億臺,占全球生產量一半以上;我國生產手機9.9億部,占全球總產量的69%。正因如此,海外企業把中國定為主攻的市場。
在歐陽鐘燦看來,海外企業的競爭優勢逐步喪失已有明顯體現,“為了能繼續搶占中國市場,使其(海外企業)不得不改變策略,轉而向中國轉移。這些海外企業一方面通過在中國投資建廠,設立生產基地,貼近中國終端產品廠家,在國內市場與本土企業展開競爭;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采用包括價格戰、人才戰、專利訴訟等手段,打壓中國企業發展。”
當海外企業在面板行業中處在劣勢之時,我國適度上調平板顯示進口產品的關稅,歐陽鐘燦認為這有助于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加強自己的競爭優勢,刺激中國彩電整機廠的采購訂單由韓國、中國臺灣地區轉向中國大陸。同時,既有助于推進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鏈上游的國產化配套和新技術研發,也有助于下游的中國彩電、電腦、手機等整機企業更好地占據中國這一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
此外在談到未來平板顯示技術時,歐陽鐘燦介紹說,從技術演變及其關聯性來看, AMOLED和TFT-LCD具有極大的產業共通性和承接性,并不是一種技術替代關系。AMOLED關鍵的驅動背板仍需要TFT進行驅動,其制造過程與現有的TFT陣列工藝和模組工藝在大部分的設備與技術方面均可共用,通過對現有TFT-LCD生產線少量的改造和設備的增添就能滿足未來AMOLED產品的開發與生產。
歐陽鐘燦強調,中國企業一定要進行AMOLED的前瞻性技術布局,一方面要持續關注技術發展的動向,對技術發展趨勢有清晰的把握,另一方面要關注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延續性和繼承性,要積極利用現有基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產業布局。
以下是采訪實錄:
騰訊家電:如何看待全球面板業向中國轉移的現象,我國作為液晶面板生產基地的優勢有哪些?
歐陽鐘燦: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從全球產業的競爭態勢看,中國大陸市場因龐大需求和增長潛力已成為全球平板顯示企業的競爭焦點。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生產彩電1.2億臺,占全球生產量一半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我國生產電腦2.46億臺,占全球生產量一半以上;我國生產手機9.9億部,占全球總產量的69%。正因如此,海外企業把中國定為主攻的市場。
其二,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快速崛起,特別是在2008年以來的這輪全行業低谷期,國內企業進步很快,像京東方已從位列全球行業第八而躍升第六位。而且,這種進步只是在短短3年間取得的。
正是在這種狀況下,海外產業的競爭優勢在逐步喪失,為了能繼續搶占中國市場,使其不得不改變策略,轉而向中國轉移。這些海外企業一方面通過在中國投資建廠,設立生產基地,貼近中國終端產品廠家,在國內市場與本土企業展開競爭;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采用包括價格戰、人才戰、專利訴訟等手段,打壓中國企業發展。
客觀地說,在全球平板顯示產業中,當今已經形成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三國四地”產業競爭格局。
騰訊家電:業內有傳聞將提高面板關稅,由此對國內面板業顫聲道影響褒貶不一,您如何分析?
歐陽鐘燦:關于我國適度上調平板顯示進口產品的關稅,我認為這是國家將新型平板顯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后,又一項國家扶持本土產業的政策措施。這有助于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加強自己的競爭優勢,刺激中國彩電整機廠的采購訂單由韓國、中國臺灣地區轉向中國大陸。同時,既有助于推進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鏈上游的國產化配套和新技術研發,也有助于下游的中國彩電、電腦、手機等整機企業更好地占據中國這一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
近幾年,隨著國內液晶顯示產業發展,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高世代線的相繼投產,國內彩電企業所需的液晶面板完全受制于人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議價能力也得到提升,彩電企業的競爭力得到提高。同時,廣大消費者也能以實惠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顯示終端產品。這些都得益于國內液晶顯示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從長遠來看,提高進口液晶面板關稅不僅會使面板企業受益,還將有助于國內彩電企業整體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推薦閱讀
蘇寧:六成消費者受不了送貨延遲超一小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15/4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