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央視的報道,蘇泊爾事件再次被拉到輿論的聚光燈下。當事雙方認認真真地“擺事實,講道理”,其結果則是消費者備感困惑。都說謠言止于智者,但我們的困惑呢?相信如筆者一樣迷惘的消費者們都盼望著我們的困惑能夠止于權威部門對這一問題科學準確的解讀。
有專家表示,蘇泊爾與哈爾濱工商部門雙方各執一辭,主要分歧就在于對有關檢測標準的認定和使用執行上,標準中對材質規定的解讀不同,是造成對檢測結果認知不同的根本原因。而在2011年10月24日,蘇泊爾公司新聞發言人張麗萍表示,對于部分不銹鋼器皿不達標的問題,公司已與國家衛生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行業協會等相關部門溝通,提請主管部門給出權威解釋,該公司正在耐心等待主管部門給出權威解釋。
其實何止是蘇泊爾公司及其經銷商們,更有廣大消費者也同樣在等待權威部門對此問題的權威解釋。人們想知道,作為知名品牌的蘇泊爾,其產品還能不能買,已經買回家的是否需要被當做破銅爛鐵緊急處理掉。讓我們遺憾的是,近半年時間過去了,我們聽到了相關協會的意見、有關專家的解釋、當事企業的聲明、眾多媒體的爭論,獨獨缺少了權威的聲音。
其實這樣的事件并非僅此一樁。2011年5月,衛生部發布了對于凈水器產品的衛生安全抽查結果,11款知名品牌凈水器登上衛生部抽查黑榜,而其之所以能夠一經發布就惹得輿論一片嘩然,在于有毒物質砷超標的問題。一時間,協會、企業及專家紛紛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問題成因進行推測,雖然沒有被抽查企業公然喊冤,但是面對“公公”的道理、“婆婆”的說辭,消費者同樣備感困惑。而且短短的一則公告,由于缺乏詳細解讀,引發的是公眾對于整個凈水器行業的質疑。“好在”凈水器市場雖然近年來飛速發展,但畢竟總體規模有限,因此事發當時未引發大面積的恐慌,此后便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是,蘇泊爾作為一個國內知名的品牌,其擁有著龐大的客戶群。半年過去了,此事不僅沒有逐漸平息,反而在央視報道這一能量巨大的“催化劑”作用下持續發酵。因此,對于蘇泊爾產品質量的認定,關系到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問題,還有廣大公眾的身心健康。
在此,我們再次呼吁,當問題涉及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時,我們希望能夠聽到相關部門詳細的、權威的解讀,讓公眾的困惑能夠止于標尺的制定及掌握者。
推薦閱讀
中國央視3D頻道試播近2個月,雖然廠商雖然很熱情,但能正常收看的觀眾微乎其微,反應并不好。 想看3D頻道并非易事 3D頻道在2012年1月1日開播的消息一經發布,賣場里的3D電視銷量大幅增長。不過當消費者將3D電視買回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蘇泊爾質量門事件:盼困惑能止于權威解釋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01/11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