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百視通上市、樂視云視頻超清機正式商用,三網融合在中國提出十多年之后,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在此后的市場大蛋糕中,誰會是主導,誰會是失意者?目前來看,國內的電視生產商屬于失意者一群。
“只看硬件死路一條”
記者曾經評測過國內大量廠商的電視機產品,這些產品有一些共同點:價格不高,視頻播放能力極強(可以支持很多國外廠商不支持的RMVB格式)、功能看上去很全面(支持APP商店,支持觀看在線視頻),令人油然想起若干年前中國另外一類領先世界的電子產品,VCD播放機(他們強調的超強糾錯、各種格式碟均可讀與現在電視機廠商的上述賣點如出一轍)。
但性價比從來不是核心競爭力。三網融合的核心,是內容質量提升、內容互動增強、播放終端多樣。第三點與本文無關,單就前兩點來看,互聯網天然具有相對電視廠商的優勢:硬件更新的“摩爾定律”使內容的高質化有了保障;互聯網企業在運營互動內容方面有天然優勢。
所以可以看到,三網融合中,沖到最前的都是互聯網企業,樂視專門負責云視頻超清機的副總裁梁軍甚至直接說“只看硬件死路一條”。
平臺化運營是核心
梁軍舉例說,新時代的視頻服務供應商與以前的電視臺不同,提供硬件平臺也不能僅僅以性價比作為訴求(而這幾乎是國內大多數電視廠商的看家法寶),要看整個服務平臺的支撐能力。例如樂視超清機,并不僅僅是一個機頂盒,其背后還有視頻版權購買、存儲、分發、計費、用戶體驗保障等多種細分服務,跨越了從版權上游到硬件生產、銷售的一長串產業鏈條。
互聯網企業對這種鏈條很熟悉,甚至蘋果就靠著通吃整個鏈條成就了市值世界第一;但單純的硬件制造商,單憑安裝幾個APP、外包幾個網站,是無法做到平臺化運營的。
在新的產業變革到來之前,選擇怎樣的轉型切入點十分重要。
使蘋果崛起的iPod,其勝敗關鍵點在于喬布斯搞定了五大唱片公司,解決了音樂版權問題,其后,軟件帶動硬件、音樂云平臺促進硬件,搭建起了完善的產業鏈。
在中國,盡管盜版仍然大行其道,但視頻網站正版化也已經是大勢所趨,在這種前提下,依賴互聯網快速傳播的優勢,從版權上游切入,應該比片面依賴盜版片源的“超強解碼”正規得多,也有前景得多。
推薦閱讀
一是忙于競爭的日本家電企業,雖然擁有大量的技術專利,但在技術創新上卻極其緩慢,無法趕上消費者迅速變換的消費需求,便失去了許多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的長虹、海爾、美的等;韓國的LG、三星等;日本的索尼、松下、日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三網融合 電視廠商難領導客廳革命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01/11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