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商城的七大秘密”一文在微博上引發出眾多電商人士的討論。有業內人士極為推崇此文,也有人對此文的真實性及邏輯性表示出了質疑,那么“京東商城的七大秘密”有多大參考價值呢?我們一一分析來看。
一、關于京東的銷售額的問題
在“京東商城的七大秘密”(下簡稱“七大秘密”)一文中,作者首先對京東商城的銷售額提出了質疑,作者在質疑中表示,“根據投放方面的數據顯示,其(京東2010年)銷售規模僅210億”,而后作者又表示,“至于(2011年)有多少是確實通過網購產生的終端用戶消費,就不得而知了,恐怕還要大打折扣”。在一篇關于電商企業的分析文章中,出現這種非基于數據的、主觀推理的猜測性質疑,不僅有失水準,而且這類“主觀性猜疑”的分析,對數據極為敏感的電商企業而言,有失偏頗。此質疑,類似于“我認為你有罪,如果你認為我錯了,那請你證明你自己是對的”。
二、關于京東毛利潤率的問題
“七大質疑”一文的作者認為,京東商城的毛利潤率為7%—8%之間,并且還給出了京東商城各個品類所占的比重以及毛利潤率,我們按照作者所給出的數據,得到如下計算:

在此數據有些殘缺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根據作者提供的數據,京東商城的毛利潤率難以達不到15億元,而且毛利潤率也沒有作者所推算出的7%~8%。
在此質疑中,作者提到了京東開放性服務中的“旅游、火車票”等,而這兩項業務均是京東商城在2012年才上線的業務。作者還認為京東“去年210億規模,實際毛利額在15億左右”,而在作者上一個的質疑中,作者卻認為“京東在2010年的銷售額為210億元,2011年的要大打折扣”。關于京東毛利潤率的質疑中,作者對數據過于不嚴謹,有失電商觀察員的水準。
三、關于京東成本的問題
根據“七大質疑”一文作者的數據,“京東商城有2萬員工,物流配送人員年均6~8萬的成本,其他人員平均薪酬在8萬以上”。為了驗證這一數據的真實性,我們在智聯招聘上看到京東商城在北京地區的招聘信息,其中,物流配送月工作在4001~6000元,會計出納、質控專員、行政專員等的工資在2001~4000元/月。京東員工的薪酬標準遠遠未達到年薪8萬的水平,并且在二三線城市的薪酬只會比北京地區的更低。
關于京東商城的人力資源成本,作者的數據嚴重失實,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推斷,必定會存在偏頗。
四、關于京東估值及融資的問題
在“七大質疑”的文章中,作者堅持認為京東最后一輪估值為50億美元,融資為10億美元,這與京東所宣傳的“估值100億美元,融資15億美元”存在嚴重的差距。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目前尚無法證明雙方的對錯,但雙方中至少會有一方存在欺瞞、編造的情況。而當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時,京東造假所付出的代價要遠遠高于文章的作者。
五、關于京東自建倉儲的問題
“七大質疑”的作者經實地查看后指出,京東商城位于上海嘉定的亞洲一號工程已經荒了兩年。其實,京東商城”亞洲一號“上海項目自2010年就開始籌備,原計劃在2011年完成,而根據最新報道,京東商城在今年的4月11日舉行了亞洲一號的奠基儀式,劉強東、嘉定區黨政領導等均有出席。并據京東方面介紹,繼上海之后,其還將在北京、廣州、武漢等地陸續啟動“亞洲一號”項目建設。但目前,上海嘉定“亞洲一號”的建成時間的確會有所推遲,但推遲的原因是資金問題還是土地問題(規劃、拆遷、賠償等),尚不得而知。
六、關于京東現金流的問題
“七大質疑”文章中,作者認為,“京東融資10億美金,六十多億現金,過去一年了,真正的現金不足一半了”。首先,作者的推斷是基于“京東商城融資10億美元”的基礎之上,而這個推斷的基礎是作者基于自己上一個推斷做出的,缺乏足夠的公信力。此外,作者質疑中的“六十多億現金、真正的現金不足一半了”等字眼,缺乏足夠的數據敏感性及責任感。融資額度折合人民幣是多少、剩余現金還剩多少百分比,這些都是普通但敏感的關系到電商企業生存狀況的數字,卻是被作者信口道來。
七、關于京東的盈利
在“七大質疑”中,作者認為京東的3C家電會是一個長期巨虧的品種,而且3C品類中四五個點會在未來五年永遠存下去。但作者沒有考慮的一種情況是,蘇寧、國美在3C領域7%~8%的毛利潤率背后,是巨大的人力成本及租金成本。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網購家電所占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從蘇寧、國美加速擴張線上平臺,就能體現出3C網購的一種擴張趨勢。而京東在3C領域盈利也并非是不可能的情況,當物流、售后配套足夠成熟時,京東在3C領域非常有希望實現盈利,而這需要京東的倉儲投資、物流布局等。
總結
盡管“七大質疑”的作者在文章開篇就指出“此次電商數字為互聯網流傳數字和本人實際調查而來”,但統攬全篇,作者很多質疑都是基于一種“流傳中的數字”,在個人“主觀猜測”的基礎上進行的質疑。暫且不論“流傳中的數字”的真實性、可靠性,但通過一些邏輯簡單、自相矛盾的“主觀猜測”就進行論斷,未免過于輕浮,也難以讓人信服。(文/閏土)
附:“京東商城的七大秘密”博文
聲明:此次電商數字為互聯網流傳數字和本人實際調查而來
秘密一:京東的銷售額是多少?
京東一直號稱自己2010年銷售規模是102億,2011年309億,但是根據投放方面的數據顯示,其銷售規模僅210億,而且2011年末京東采用企業大客戶開發和批量分銷的模式拋貨,至于有多少是確實通過網購產生的終端用戶消費,就不得而知了,恐怕還要大打折扣。
秘密二:京東的毛利潤率到底有多少?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據最新統計顯示,蘋果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大城市的市場滲透率已達10%左右,在北京每9人、上海每11人中就有一人擁有蘋果的產品。這是蘋果公司6000億美元市值之外,又一令國人驚訝的數字。 對于蘋果的成功,國內外媒體、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七大秘密”的真實性與邏輯性分析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01/11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