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電商企業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同樣也不例外。
由劉強東一手主導的“電商家電價格戰”,打著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幌子,公開對中國家電產業的升級轉型進行“低價”這一最低級手段打擊。最終目的是搶奪競爭對手蘇寧、國美在家電業零售市場份額,但是卻傷害了包括消費者、家電制造商以及整個中國家電產業的整體利益。
當前,由京東商城發起的這場“家電價格戰”,在引發了全民眼球的同時,也因為“斷貨、缺貨、價格先降后漲”等問題引發了公眾的質疑。在筆者看來,京東商城的這一行為,對于最近10多年來一直試圖擺脫“價格戰”的中國家電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公開的“羞辱”和“開倒車”行為。縱觀劉強東導演的包括“打蘇寧指揮部”、“唱衰蘇寧股價”、“公開批評挑釁對手”等一系列行為,這已經完全擊穿了企業的商業競爭底線,折射出電商行業的競爭亂局,更傳遞出在京東商城“野蠻式”擴張背后的企業管理、高管及員工素質等一系列系統性危機。
京東商城在利用“電商”這一新渠道勢力的外衣,毫無顧忌地對中國家電企業正在積極推動的“從價格到價值”、“從低端到中高端”、“從概念炒作到品質回歸”等一系列轉型成果,進行了最愚蠢、最低級的沖擊同時,絲毫沒有考慮到整個中國家電業的長遠發展,這也折射出電商企業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商業時代中,完全可以“為了利益目的不擇手段”。
在這場京東商城主導的“家電價格戰”過程中,劉強東一直聲稱“零利潤”銷售,打破國美、蘇寧等線下家電銷售商的高利潤,維護消費者利益。實際上,作為商人的劉強東,背負的是風險投資者對于京東商城快速“做大做強、上市圈錢、投資增值”的商業重任。其不過是打著為“維護全民利益”的幌子,公開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害,對家電正常市場經營秩序的破壞,對于上游家電企業利益的分割。因為至今,劉強東也未能公布一份家電產品的銷售合同,讓消費者看清楚京東商城零利潤的采購價到底是多少?
10多年前,中國家電產業在經歷了持續多年的價格戰沖擊之后,一直停留在簡單地加工制造階段,缺乏足夠的利潤和力量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創新,使得整個中國家電業淪為全球市場的配角和生產工廠,在微笑曲線中只能賺取最稀薄的利潤。近年來,正是在海爾、美的、長虹(微博)、海信(微博)等一大批家電龍頭企業推動下,中國企業開始拋棄價格戰,轉戰核心技術創新推動下的價值戰。京東商城的“家電價格戰”,無疑是對當前中國家電市場人士苦苦探索的營銷創新路徑最不屑的“輕視”,也充分暴露出電商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激活傳統產業市場營銷進程中的“淺顯”和“愚昧無知”,這會直接將電商企業的未來發展和市場營銷帶入“歧途”和“死胡同”。
劉強東不是中國電商教父,京東商城也難成為中國電商領域的帶頭大哥。京東商城這種以透支企業的“商業信譽、發展空間、品牌口碑”為代價的商業行為,不僅不會獲得來自家電企業的認同,反而因為與家電業主流商業價值觀沖突,對整個家電業經營環境和商業環境造成破壞。
在任何商業社會中,價格戰的最終受益者從來都不是消費者,而是價格戰的發動者。因為他們往往以“低價格”為誘餌,對消費者的選購行為實施誤導,最終達到企業商業目的的最大化。因為,劉強東不是慈善家,京東商城不是公益企業。
推薦閱讀
14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公開承諾三年內大家電零毛利,其后蘇寧易購副總裁李斌承諾蘇寧易購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后。15日上午9點,電商價格戰全面爆發,引發業內人士熱議。 當當網CEO李國慶質疑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時評:京東商城價格戰是中國家電業恥辱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01/11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