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調亮相至今還不到一年時間,國美()體育僅有的兩家門店都已宣布關閉。這意味著其5年百店計劃出師未捷即遭遇重挫。
2011年1月,國美體育5年規劃亮相,國美集團原董事局主席及國美創始人的胞妹黃秀虹宣布,“未來5年,國美體育計劃在全國建立百家大型門店”,宗旨是把國美體育打造成與國美電器()同具影響力的大型專業連鎖企業。
這一宏偉的5年計劃實施得并不順利。2011年9月份,國美體育北京財滿街店關門,3個月之后其僅剩的一株“獨苗”也難以為繼。國美體育昨日(1月9日)正式對外宣布,2012年1月8日國美體育北京萬泉河店正式關閉。至此,國美體育僅有的兩個門店均在市場上消失了。
“這種情況更像是國美集團放棄了國美體育,國美完全有實力讓國美體育發展起來。”經營連鎖咨詢顧問余杰奇認為。
國美體育離職中層李曄 (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國美體育虎頭蛇尾收場主要原因是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他表示,這一問題在2011年3月份左右已經出現。
曾欲做大市場“蛋糕”
資料顯示,國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創立于2009年11月,名為“國美銳動”,2011年后才更名 “國美體育”。其北京的兩家門店分別在2010年5月和10月開業,兩家門店初始投資金額都為1000萬元。在國美體育股權比例中,黃秀虹與北京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0%和20%。
在家電零售行業競爭逐漸白熱化的情況下,國美希望再發展一種連鎖業態來保證公司的盈利,李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考慮過商超等業態模式之后,國美最終確定了發展體育用品專業店。”
建立100家大型門店僅是國美體育當初宏偉計劃的一部分,其他形態如標準店和專業店的數量會更多。國美體育原品牌總監張黎在此前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1年下半年會考慮在北京之外開店,但主要還是立足并夯實北京地區,”而在進行門店的選擇時,國美體育會與國美電器和大中電器的連鎖開發中心共享信息,第一時間拿到優質店面的詳細資料。
然而事與愿違,國美體育的發展偏離了軌道。國美體育提出百店計劃近一年,非但沒有開出一家新門店,反而把原有的兩家都關閉了。
李曄向記者表示,萬泉河店和財滿街店的面積大約是4600平方米和4000平方米,店租大約每天每平方米不到5元錢,但即便是這么便宜的店租,每天的營業額也很難彌補房租,更不用說水電和人工成本了。
國美體育昨日回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此次主動閉店是國美體育考慮到目前的業務模式無法達成預期發展目標,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的戰略調整。”
國美體育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次業務模式調整的原則是企業經營的最優化和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化,調整的方向是大力發展網絡銷售平臺,在經營品類上也會做相應的延展和創新。
爆料:高管離職因看不到希望
與打造國美體育5年百店的航母計劃相比,國美對于國美體育的投入被認為是 “戰略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國美體育的問題在去年3月份初現端倪。去年2月,國美體育第一任總經理李巖突然“消失”。李曄告訴記者,國美體育有一個良好的開局與李巖關系密切,“從2009年國美體育成立之初,包括籌備工作、公司運營,甚至細化到商品陳列、擺放李巖無一不親力親為”。
“開始的兩三天他說自己病了,后來就無法和他取得聯系,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發短信,他都一概不接、不回復。”李曄認為李巖棄職出走背后是對公司感到失望。
就在李巖“消失”一個月之后,張黎也提出了離職。對于離職原因,張黎表示僅是出于個人發展原因選擇離開,不便發表其他評論。
李曄向記者指出,“公司高管動蕩的很大原因都是對于公司的未來看不到希望。”公開資料顯示,國美體育原有的管理團隊幾乎全部來自國美電器。
“目標足夠宏偉,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偏差。”李曄認為,真正的困難來自國美內部。“在一開始業績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情況下,國美高層開始對于國美體育進行‘斷糧’。”
此前張黎曾向本報記者介紹,“目前開店所有的資金全部來自國美控股,未來是否引進其他投資者要視情況而定。短期之內不會出現資金問題,集團有這個實力。”
“國美方面希望我們以微薄的營業額來補貼花銷,”李曄指出,沒有了強大資金作為背景,龐大的百店計劃根本沒有辦法展開手腳。不過上述說法尚未獲得國美相關高層證實。
家電連鎖模式難以復制
相對于戰略執行被指失誤,有專家認為,國美體育失敗的原因更多來自戰略本身。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認為,國美體育失敗很大原因在于進入體育用品行業的時機沒有選對。在以前20%增速的體育用品市場,如今已經放慢了增速。
雖然同樣是零售業,但是體育用品行業與家電行業經營模式上存在極大差別。
“家電品牌的利潤偏低,所以在整合渠道的時候,國美有議價權”,郭增利指出,但服裝品牌的利潤較高,而且各自的分銷渠道也已成熟,要進行體育用品行業渠道整合,國美體育就沒有了議價權的優勢,難度高了很多。
除此之外,專家認為,國美體育并不能像國美電器一樣掌握上游資源。“體育用品專業店是以代理商模式來經營,即依賴經銷和代銷兩種方式與體育品牌商合作,透過買賣價差來盈利。而家電行業都是廠家直接進駐的模式。”郭增利向記者表示,“代理商模式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于,如果現金流不足,短時間獲取最大利潤的心態讓代理商很難與賣場繼續保持合作。”
郭增利認為,代理商可以同時享有多個渠道,包括超市、百貨以及專業店。“多個渠道中,代理商不會針對哪一個渠道降低產品價格。”
“國美在起步階段的宣傳做得不錯,”同樣經營運動品牌專業店的運動100市場部推廣經理楊寅指出,運動100曾一度將其作為競爭對手,但之后就沒有再對關注該品牌。
此外,國美體育作為體育用品零售新丁,還必須面臨強勁的競爭對手,其中就包括百麗集團旗下的滔博體育專業店,后者在全國擁有3200家零售門店。
“虎頭蛇尾收場確實有些遺憾。”李曄向記者表示,雖然已經離職,但是關店仍舊讓其感到沉重。
推薦閱讀
創維楊東文:人機交互是智能電視今年發展方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體育兩門店關閉 5年百店計劃出師未捷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110/2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