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對中國家電市場來說是充滿變數的一年,一方面是原材料漲價的壓力,一方面卻是居高不下的CPI消費壓力,還有家電下鄉等各種政策結束的壓力,多重壓力之下家電企業紛紛加快自有渠道建設步伐,試圖以此謀求突圍。然而簡單的渠道擴張能否轉嫁各種壓力?門店的擴充是否就能帶來更好的銷售能力?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攜手人民網、網絡導報共同舉辦的“2011家電渠道消費現狀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家電渠道的發展現狀與消費者的預期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總體評價不高的情況下,海爾專賣店卻有著相當高的人氣,以61.4%的信賴度成為“消費者最信賴的家電銷售服務商”,海爾專賣店是如何做到的?
立足需求 傾聽消費者的聲音
家電產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在談到企業自建渠道時認為,現在這個時代并不缺少銷售平臺,缺的是企業或者工廠對消費需求的準確感知。誠然,不知道消費者需要什么的盲目擴店,只能徒增企業的周轉資本,帶來更大的負擔。
海爾專賣店之所以能夠受到消費者的一致信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善于聆聽消費者的聲音,成套家電的推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消費者所需要的不只是一個個單個的產品,而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他們希望一種更加方便、可以一步到位的購買方式”,基于這樣的消費調研而推出的成套家電,很快就在消費者之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現在購買成套家電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而海爾專賣店也當仁不讓的成為這股潮流的引領者。
據了解,考慮到不斷增大的通脹壓力給居民消費水平帶來的影響,海爾專賣店還特別推出了成套節能家電,“家電的節能效果,會節省相當一部分的后續開支,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就相當于變相的賺了錢,”很顯然,當必須捂緊錢包而又不得不購買家電時,這種從消費者出發的訴求點必將會緊緊抓住消費者的心。
轉型服務商 不斷創新升級
不僅是一個銷售渠道,更是一個服務平臺,互聯網時代,海爾專賣店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轉型,再一次顯示了他們捕捉消費需求的敏銳性。調研顯示,近半數的消費者認為家電渠道應該做到產品服務一體化,更有超過半數的消費者認為服務甚至比產品更重要。這一點很多家電渠道都沒有意識到,而海爾專賣店卻一直奉為圭臬,真誠服務的同時不斷致力于服務創新,早在今年年初,他們就創新推出了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無憂的成套精致服務。
據了解,成套精致服務不但涉及購買安裝,為了最大限度地幫助消費者選到適合自己的家電,他們還延長了服務環節,提前介入購買,對有需求的消費者免費在線或者上門設計裝修方案,同時對后續服務也進行了延展,不但延保8-10年,而且24小時提供在線服務。真正是售前、售中、售后,每個環節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消費者考慮,全方位保證消費者滿意。
而在營銷方面,海爾專賣店的創新升級也緊緊抓住了消費者的心。調研顯示,互聯網的時代,大眾已經開始對傳統促銷手段感到麻木,為了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個性化、碎片化的需求,海爾專賣店創新推出虛實網融合營銷,針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利用互聯網來收集用戶需求,與消費者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在輕松愉悅之中幫助消費者實現虛網下單實網送達、足不出戶輕松購買整套家電。
當絕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價格營銷之時,海爾專賣店的這種創新顯得彌足珍貴。正像羅清啟所說,目前企業自建渠道,最大的考驗就是能否有效滿足消費需求,與消費需求的脫節,很有可能使家電企業陷入渠道多元化與產品滯銷的悖論中。
“我們不是刻意要做什么商,而是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的原則是一切以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標準,隨需而變”,作為領軍企業,海爾專賣店致力于零距離滿足消費需求的努力,為整個行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不難想象,如果所有的家電渠道都能借鑒海爾專賣店的成功之路,轉變經營理念,變“企業為中心”為“用戶為中心”,企業自建渠道之路必將變得明朗化,而消費者對家電渠道的整體滿意度也必將大幅提升。
推薦閱讀
盡管今年上半年我國洗衣機市場沿襲了2010年快速增長的慣性,家電下鄉政策承載了其中60%的增量,但仍然難掩增速放緩的跡象。根據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1~7月滾筒洗衣機銷售占比大約為25%,這一比例今后還將提高。而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爾專賣店第一信賴度服務商是如何練成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6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