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9月29日訊] 世界第三大DRAM半導體芯片制造廠商日本爾必達株式會社社長坂本幸雄26日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為了降低因日元升值帶來的成本壓力,爾必達正考慮將公司生產制造從國內轉移至臺灣,目前其部分產品的生產已轉移出去。
令人深思的是,日本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用了“爾必達要加快產業空洞化?”這樣拷問的標題。如果說松下、東芝、索尼等日本一眾制造企業先后將產能向海外轉移還不足以說明日本制造業空洞化的程度,那么爾必達公司將代表日本主要核心技術的半導體芯片產能向海外的轉移之舉起碼表明,日本制造業產業鏈轉移已經由末端向上游推進。
對于爾必達之舉,資深產業觀察人士吳咸鑒向中國家電網分析認為,爾必達是日本核心技術企業的代表,雖然其向海外轉移產能的舉動只是一家企業行為,但給外界釋放的信號是:日本產業鏈向海外轉移已經由末端延伸到上游。
這一明顯跡象往前也可追溯到東芝開利,2011年4月份,東芝與中國企業美的之間的技術合作內容,則是將其在日本國內的變頻空調芯片和模塊等核心技術研發中心舉遷至美的公司旗下。
事實上,日本的產業命運沒有逃離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牢籠,在全球經濟陷入頹勢之際,沒哪個國家能完全獨善其身,日本則更具有特殊性。深受全球經濟冷凍的影響,日元升值、綜合成本壓力高企讓日本制造產業不堪重負,國內消費市場增速也因此一度放緩,而東日本在今年發生的大地震更是將其產業發展推向水深火熱的困境。
日本電機工業會常務理事秋田徹日前在參加中日家電協會第十次定期交流會時就曾表示,日本家電行業受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嚴重,而日本地震也給行業帶來深重的影響。
日本《讀賣新聞》近日對日本國內118家主要企業進行的關于景氣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半年的今天,在118家企業中有64家企業回答“有所恢復”;47家企業回答“停滯不前”;6家企業回答“有緩慢惡化”。如此計算,有超過40%的企業不看好日本現在的景氣狀況。
爾必達公司對于這些更有切身體會,爾必達株式會社社長坂本幸雄對于公司產能向海外轉移的部分原因解釋為在于全球經濟形勢導致日元走強讓其兌匯損失嚴重。坂本幸雄甚至于用“繼續在這個國家投資無異于自取滅亡”這樣的觀點來看待公司在日本國內的發展前景。
之前有專家預計,震災之后日本會掀起一次地震重建需求高潮。但從現狀來看,這些專家的估測并沒有真正實現。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情況下,日本國內裁員嚴重,日本產業趨于空洞化的危險性頗高。(記者 明彥華)
推薦閱讀
近期,空調市場價格上漲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面對這一市場發生的實際變化,協議供貨項目日前就第10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以下簡稱節能清單)公布而進行的協議供貨入圍目錄調整已提上議事日程。據悉,部分機構和地區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制造產業鏈上游向海外轉移跡象顯現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6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