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家電下鄉產品銷售7477萬臺,實現銷售額18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62%。其中,9月份銷售908萬臺,實現銷售額2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和67%。美的、海爾、海信三大集團軍仍居銷售額前三位,占當月家電下鄉銷售總額的三成。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排名,持續的前三位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具有很長的白電產品鏈。”家電業資深人士劉荷清昨日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中國白色家電業的競爭,正從單一的產品之爭進入到比拼綜合實力的集團軍作戰時代,行業正呈現“美海之爭”———美的與海爾兩大集團的領跑追逐;而在空調領域,相當一段時間內是“美格爭霸”———美的與格力角力白熱化,雙寡頭格局進一步延續。
美的成白電行業軸心
縱觀當前白電產業格局,無論是“美海之爭”還是“美格爭霸”,美的都穿插其間成為牽引整個行業的主導力量。業內人士認為,美的之所以能聚集攪動全局之功力,與其白電大整合戰略的成功密不可分。
2002年,美的在業內率先提出了“大白電戰略”,隨后展開一系列重大并購,將華凌、榮事達和小天鵝等行業知名品牌納入麾下,迅速構筑起來以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的白電全系列產品格局。在完成產品線和產業空間布局后,美的開始對旗下冰洗空三大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營銷整合。2009年把冰箱、洗衣機納入統一銷售平臺,2010年中央空調整合。在此基礎上,美的電器又切入矩陣式管理,橫向組建中國營銷總部,完成了營銷大平臺的構建。
具十年功力的大白電戰略,讓美的迅速彌補了冰洗產業空白,在大白電綜合實力上形成了與海爾相互競逐行業龍頭的架勢。在17日美的集團科技月活動上,美的制冷集團CEO方洪波表示:“美的已經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備空調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公司。這個我敢說。”
整合風潮吹動家電業
美的大白電整合制勝也給整個家電行業提供了效仿模板,白電業整合潮洶涌澎湃。
海爾在經過一系列整合動作之后,之前眾多繁雜的各種海爾公司,日漸集中成兩大平臺:一個是專職生產的青島海爾;另一個是集營銷、物流和渠道為一體的海爾電器。而長期固守單一空調業務的格力,近來也在小家電、熱泵熱水器等領域頻頻試水。
二線陣營中,走“黑白配”路線的海信也在整合,但僅僅邁出第一步,就花費了四年的時間。2006年,海信就完成了對科龍的收購,但直到2010年3月,海信才將旗下白電資產注入科龍。今年3月,海信科龍營銷公司突然從順德遷至海信集團總部所在地青島,位于順德的科龍僅淪落為制造基地。而以微波爐起家的格蘭仕也對冰洗空三大白電領域雄心勃勃,并稱在今年6月已經完成首次整合,目標是向“白電第三巨頭”的地位邁進。
產業格局悄然生變
產業整合百舸爭流,白電格局正悄然變化。
劉荷清等行業人士稱:“經過整合,美的構筑起了從壓縮機、芯片到整機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這會進一步攪動行業生態。”2011年中報數據顯示,在空調業務上,美的以425.16 億元成為空調行業第一,當下美的與格力在空調行業銷售額與銷售量上正進入交錯領先的膠著狀態,與其他品牌拉開了越來越大的距離。
在總體營收上,海爾集團在2004年突破千億元大關,美的集團則在2010年進入千億俱樂部2011年上半年,美的電器620.37 億元的規模,并保持了58.97%的增速。,雙方已進入到為行業總量第一角力階段。
劉荷清表示,隨著白電巨頭們整合的推進,白電行業僅靠單兵作戰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中國白電產業的競爭,正在進入利用長產品線的集團軍作戰模式。
推薦閱讀
彩電企業正試圖抓住另外一個機會,就是由應用帶來的新生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白電整合潮涌產業巨頭競相構建"集團軍"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64564.html